山中見山何足奇,此妙未容兒輩知
出自宋代方岳《寄題龔國錄見山閣》:
吾州面百嶂千峰面低,斗大面山城去山面咫。
縈青繚碧玉四圍,曉色蒼寒莫煙紫。
山中見山何足奇,此妙未容兒輩知。
諸方不具頂門眼,寧了芥子藏須彌。
我曾風(fēng)月堂西醉,鞠草離離敗人意。
摩挲龕壁幾屏篁,誰破天鏗出嵐翠。
恨我不識今楚龔,丘壑可想崔嵬胸。
鑿開埋雨三三徑,跳出撐云六六峰。
騎{僵左換魚}老仙滴詩硯,元氣淋淳冰片片。
翩然下視世間人,對面有山渠不見。
注釋參考
中見
指中見人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十:“他每眾人多是地方中見?!?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贈妓》:“喜得有個中見,老兄若不信,只問貴相知便了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谖宥兀骸爸皇沁@里邊也要有一個人做個中見,寫一張切切實實的借券,交與你執(zhí)著?!?/p>
何足
猶言哪里值得?!妒酚洝で乇炯o(jì)》:“﹝ 百里傒 ﹞謝曰:‘臣亡國之臣,何足問!’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六:“ 穎 心愴然,即寤,語諸左右,曰:‘夢為虛耳,亦何足怪?!?明 李贄 《復(fù)夏道甫》:“再勤學(xué)數(shù)年便當(dāng)大捷矣,區(qū)區(qū)一秀才,何足以為輕重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非有復(fù)譯不可》:“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,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(fù)譯本的,七八次何足為奇,何況 中國 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。”
兒輩
兒輩 (érbèi) 孩子們;后輩 children方岳名句,寄題龔國錄見山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