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送杜十八之廣南》:
東南炎海外,尋訪又輸君。
過嶺猿啼暖,貪程馬送曛。
清談消瘴癘,秀句起煙云。
及早來鄉(xiāng)薦,朝廷尚右文。
注釋參考
清談
清談 (qīngtán)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,不務(wù)實際,空談?wù)芾?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?wù)?idle talk 清談?wù)`國瘴癘
亦作“ 瘴厲 ”。1.感受瘴氣而生的疾病。亦泛指惡性瘧疾等病?!侗笔贰ち鰝鳌罚骸?述 在 龍川 數(shù)年,復(fù)徙 寧越 ,遇瘴癘死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元世祖至元十七年》:“未幾,瘴癘疾作,帝命尚醫(yī)診視,遣近臣臨議用藥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繼妻江氏》:“哀矣流人……六年瘴癘,初何意于生還。” 蘇曼殊 《絳紗記》:“相傳山神下降,祭之終年可免瘴癘?!?/p>
(2).指瘴氣。 唐 杜甫 《悶》詩:“瘴癘浮三 蜀 ,風(fēng)云暗百蠻。” 元 無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他到任月餘,躭著疾病,多應(yīng)是少年的人,不禁瘴厲侵染之故?!?明 徐渭 《梅賦》:“風(fēng)颷撼之而不動,瘴癘攻之而罔顛。” 吳組緗 《一千八百擔(dān)》:“久旱的泥土上從垃圾堆里、野草叢里發(fā)出一種令人窒息的悶熱的瘴癘氣味,不住地向 柏堂 的鼻子管里吹撲。”
秀句
優(yōu)美的文句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奇章秀句,往往警遒?!?唐 杜甫 《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》詩:“題詩得秀句,札翰時相投?!?宋 梅堯臣 《寄題時上人碧云堂》詩:“何此啟虛堂,定知迎秀句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得十五首》之三:“名理孕異夢,秀句鐫春心?!?/p>
煙云
煙云 (yānyún) 煙氣和云 mist and clouds 煙云繚繞王安石名句,送杜十八之廣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