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長筌子《滿庭芳五首》
本分家風(fēng),尋常日用,何方不是林泉。饑餐渴飲,任運度流年。行止非人所及,休思算、好弱由天。君知麼,一身尚假,萬事豈牢堅。些兒窮活計,寂寥瀟灑,有口難言。簞瓢不置,那得買山錢。且恁騰騰兀兀,任從他螳戰(zhàn)蜂喧。真清樂,松間步月,石上枕書眠。
大覺光明,不須外覓,人人各有如來。浮生迷昧,販骨走千回。鑿?fù)胳`源法海,禪河漲、風(fēng)浪崔巍。泥牛吼,威音嘹亮,鐵壁起云雷。菩提。無縫塔,林巒掩映,山色分開。任曹溪雪滿,漏泄紅梅。處處香嚴(yán)法界,休分別、只樹蒿萊。真消息,孤峰頂上,石女繡莓苔。
決烈修真,殷勤辦道,萬緣識破皆空。太虛鼎內(nèi),默默養(yǎng)和沖。一顆靈珠燦爛,光輝似、月射千峰。長春景,五云臺上,芝草吐香風(fēng)。這些微妙理,有緣端的,千里相逢。纖塵不染,清凈是真功。日用頭頭不昧,超生滅、法界難籠。還能此,逍遙自在,處處是仙宮。
老氏真機,如來祖印,明明象帝之先。不生不滅,端的至幽玄。一派清風(fēng)匝地,迷云散、皓月當(dāng)天。君知否,寥寥劫外,法鼓震三千。本來真?zhèn)€妙,無名無相,非道非禪。學(xué)人外覓,教我怎生傳。不肯回光返照,區(qū)區(qū)地、走遍山川。歸來也,人牛不見,芳草鎖江煙。
微妙家風(fēng),非空非色,卓然無去無來。超今越古,悟者免輪回。拈出長春圣境,瓊花綻、鐵樹崔嵬。誰知覺,了翁夜半,震動九天雷。玄門真灑落,星樓月殿,愚昧難開。寥陽芝草,端的勝寒梅。方寸神機莫測,何消得、飛過蓬萊。玉霄閑客,未肯躡蒼苔。
以上長筌子作品《滿庭芳》共5首
注釋參考
靈源
(1).對水源的美稱。 宋 王十朋 《題雙瀑》詩:“瀑水 簫峯 下,靈源不可尋?!?清 魏源 《古詩答陸彥若》之二:“ 崑崙 閟靈源,濫觴儲五湖。”
(2).喻帝緒,帝業(yè)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大行皇太后挽歌詞》之一:“筮水靈源濬,因山祔禮崇?!薄杜f唐書·禮儀志一》:“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構(gòu)室 有周 ,建絶代之丕業(yè)……又 世祖 元皇帝 潛鱗韞慶,屈道事 周 ,導(dǎo)濬發(fā)之靈源,肇光宅之垂裕?!?/p>
(3).指隱者所居、遠(yuǎn)離塵世之地。 唐 呂巖 《浪淘沙》詞:“我有屋三椽,住在靈源。無遮四壁任蕭然。萬象森羅為斗栱,瓦蓋青天?!?明 高啟 《贈金華隱者》詩:“靈源有路不可入,但見幾片流出云中花?!?/p>
(4).指心靈。 晉 陸云 《夏府君誄》:“淪心眾妙,洞志靈源?!?宋 蘇轍 《遺老齋絕句》之二:“眾音入我耳,諸色過吾目,聞見長歷然,靈源不受觸。” 元 張宇 《閑述》詩之一:“此性生而與道俱,靈源?;忌偃耸?。”
法海
佛教語。喻佛法。謂佛法深廣如海?!毒S摩經(jīng)·佛國品》:“度老病死大醫(yī)王,當(dāng)禮法海德無邊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莊嚴(yán)旻法師<成實論義疏>序》:“慧門深邃,入之者固希;法海波瀾,汎之者未易。” 唐 王勃 《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》:“詞源迅委,振法海之波瀾;義宇宏深,接禪宮之閫奧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涼山贊佛詩》之三:“以此護金輪,法海無波瀾?!?/p>
禪河
亦稱 熙連禪河 、 希尼河 、 阿恃多伐底河 。古 印度 之河名。佛教對此河名頗多異說?;蜃g 有金河 ,或譯 無勝河 ,無定稱。佛經(jīng)中傳說佛在涅槃前曾入此河沐浴。后因以謂修習(xí)禪定的境界。 北周 庾信 《喜晴應(yīng)詔敕自疏韻》:“ 禪河 秉高論,fa{1|1}輪開勝辯?!?/p>
風(fēng)浪
風(fēng)浪 (fēnglàng) 風(fēng)和波浪 stormy wave;squall 比喻艱險的遭遇 storm 久經(jīng)風(fēng)浪崔巍
(1).高峻,高大雄偉?!冻o·東方朔<七諫·初放>》:“高山崔巍兮,水流湯湯。” 王逸 注:“崔巍,高貌?!?唐 楊炯 《青苔賦》:“靈山偃蹇,巨壁崔巍。”《西游記》第三六回:“你看那里山勢崔巍,須是要仔細(xì)提防,恐又有魔障侵身也?!?郭沫若 《武漢長江大橋》詩:“ 黃鶴樓 將要增加它的崔巍, 晴川閣 將要增加它的靜美?!?/p>
(2).指高峻的山。 清 陳維崧 《江城子·春雨新晴過吳城西禪寺次云臣南水賦》詞:“千尋佛閣倚崔巍,眺 胥臺 ,漫生哀?!?/p>
長筌子名句,滿庭芳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