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煩吹笛魄,端為洗榛叢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寄題南昌尉廳思賢亭》:
有客棲霞外,無名涴黨中。
南州一高士,東漢獨(dú)清風(fēng)。
舊國已禾女,荒阡猶石翁。
更煩吹笛魄,端為洗榛叢。
注釋參考
吹笛
晉 向秀 《思舊賦》序:“余與 嵇康 、 呂安 居止接近。其人并有不羈之才,然 嵇 志遠(yuǎn)而疎, 呂 心曠而放,其后各以事見法……余逝將西邁,經(jīng)其舊廬,于時(shí)日薄 虞淵 ,寒冰凄然,鄰人有吹笛者,發(fā)聲寥亮,追思曩昔游宴之好,感音而嘆,故作賦云。”后因以“吹笛”為傷逝懷舊之典。 北周 庾信 《寄徐陵》詩:“莫待 山陽 路,空聞吹笛悲?!?清 錢謙益 《病榻消寒雜詠》之二二:“病樹枝顛天一握,為君吹笛上高樓?!?/p>
榛叢
亦作“ 榛藂 ”。叢生的草木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吾獵將以求士也,其榛藂刺虎豹者,吾是以知其勇也。”《后漢書·馬融傳》:“伐咎鼓,撞華鐘,獵徒縱,赴榛叢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復(fù)理西齋寄丘員外》詩:“始自疎林竹,還復(fù)長榛藂。”一本作“ 榛叢 ”。 宋 曾鞏 《擬峴臺(tái)記》:“然而雨隳潦毀,蓋藏棄委於榛藂茀草之間,未有即而愛之者也?!?/p>
楊萬里名句,寄題南昌尉廳思賢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