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敖陶孫《古興》:
昔我走東海,遙望殊庭曲。
獨(dú)木盤九龍,欲以鐵綱漉。
紛紛下百怪,牙甲爭踏蹴。
珊瑚泣沈沈,悵望不昔錄。
終然出用大,坐閱年代速。
寄謝寥陽天,龍宮書未讀。
注釋參考
九龍
(1).稱以九龍為飾之物。古有“龍生九子”之說,因以為飾而示祥瑞。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 九龍 之內(nèi),寔曰嘉德?!?薛綜 注:“ 九龍 ,本 周 時(shí)殿名也。門上有三銅柱,柱有三龍相糺繞,故曰九龍?!?北齊 顏之推 《古意》詩之一:“ 吳 師破九龍, 秦 兵割千里?!?余冠英 注:“九龍,《淮南子·泰族訓(xùn)》:‘ 闔閭 伐 楚 ……破九龍之鐘?!?唐太宗 《詠燭》詩之二:“九龍?bào)礋饎?dòng),四照逐花生。即此流高殿,堪持待月明?!贝酥妇琵垹T。如:九龍帳;九龍冠;九龍輿。
(2).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金丹》:“ 元君 者,大神仙之人也。能調(diào)和陰陽,役使鬼神風(fēng)雨,驂駕九龍十二bai{1*1}虎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九八:“寶蓋連輿,命駕御九龍?!?/p>
(3).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。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薦福碑》第三折:“今年是九龍治水,少不的珠露成災(zāi)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九川行》:“帝遣九龍下,治此 江 漢 安。”
(4).對一門九子的美稱?!侗饼R書·王昕傳》:“ 昕 母 清河 崔氏 ,學(xué)識(shí)有風(fēng)訓(xùn),生九子,并風(fēng)流藴藉,世號(hào) 王氏 九龍。”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氏族類·九龍》:“ 后魏 崔子瑜 、 子樞 等九人號(hào)九龍?!?唐 楊炯 《宴人楊八宅序》:“一門九龍之紱冕,四代五公之緒秩。”
(5).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。 明 彭大翼 《山堂肆考·馬》:“ 文帝 自 代 還,有良馬九匹……號(hào)為九良,一曰九逸,又曰九龍。”參見“ 九逸 ”。
(6).鞭炮的一種。 孫錦標(biāo) 《通俗常言疏證·水火》:“《宛署記》又有名九龍入云。即炮仗之九條龍也。”
欲以
欲以 (yùyǐ) 即“欲以(之)”,想借(此) want to take(this) 侯生…直上載公子上坐,不讓,欲以觀公子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欲以動(dòng)上意。(即“欲以之動(dòng)上意”的省略。)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敖陶孫名句,古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肝勞憂久個(gè),瞑坐救昏幕作者:周邦彥作品:游定夫見過晡飯既去燭下目昏不能閱書感而賦
- 亭下佳人錦繡衣,滿身瓔珞綴明璣作者:蘇軾作品: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露香亭
- 迎面落葉蕭蕭,水流沙共遠(yuǎn),都無行跡作者:張炎作品:壺中天(夜渡古黃河,與沈堯道、曾子敬同賦)
- 資翁濡翰寫詩詞,千古遺音流樂府作者:釋文珦作品:得兩金鋪乃秦漢門物以充水滴因作歌
- 一從歸去皖公山,直至如今沒蹤跡
- 敢因逃酒去,端為和詩留。
- 煙雨庭前錦繖張,一般穠郁雪深堂作者:艾性夫作品:庚寅二月朔積雪初霽過和山見雪深堂瑞香盛
- 湖上四時(shí)看不足,惟有人生飄若浮作者:蘇軾作品:和蔡準(zhǔn)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
- 來時(shí)長驅(qū)五千里,滿目胡塵漲天起
- 春月三改兔,花枝成綠陰。作者:李群玉作品: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沈正字昆弟三
- 恭上人求偈戲贈(zèng)二首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
- 詠竹——— 徐庭筠〔宋代〕
- 題蛻龍洞白茆洞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為顧彥先贈(zèng)婦往返詩四首——— 陸云〔魏晉〕
- 題樊川杜相公別業(yè)——— 錢起〔唐代〕
- 干霄亭晚望懷王棨侍郎——— 貫休〔唐代〕
- 送人之姑蘇——— 釋行海〔宋代〕
- 四先生像贊東萊呂成公——— 劉黻〔宋代〕
- 謝君實(shí)端明惠牡丹——— 邵雍〔宋代〕
- 秋晚過洞庭——— 張佖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