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挽元寂王道士》:
盤隱早具眼,栗齋仍點頭。
豐碑俱好在,爛醉更何求。
院靜桃開落,林深鶴去留。
翛然風(fēng)露表,無處覓青牛。
注釋參考
具眼
(1).謂有識別事物的眼力。 宋 陸游 《冬夜對書卷有感》詩:“萬卷雖多當(dāng)具眼,一言惟恕可銘膺?!?宋 嚴(yán)羽 《滄浪詩話·考證》:“ 杜 詩中‘師曰’者,亦‘ 坡 曰’之類,但其間半偽半真,尤為淆亂惑人,此深可嘆。然具眼者,自默識之耳。”
(2).指有眼力的人。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閨智·漂母》:“ 楚 漢 皆豪杰,無一人知 信 者,雖 高祖 亦不知,僅一 蕭相國 ,亦以與語故奇之,而母獨識拔于邂逅憔悴之中,真古今第一具眼矣?!?清 費錫璜 《<友鷗堂集>序》:“ 叔威 詩雖不逮 李 杜 ,置之 元 、 白 、 蘇 、 陸 間,則并驅(qū)爭先。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?!?/p>
點頭
點頭 (diǎntóu) 快速地向前低頭;作為 表示而向前低頭 nod;approve洪咨夔名句,挽元寂王道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天空島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