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衣而儒冠,滿口談詩書
出自宋代黃榦《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》:
物理須深玩,人心定不凡,棣華春競秀,鴻影暮相銜。
天性人為貴,同胞豈異心。
疾行迷后長,思昔更傷今。
憶昔防提日,堂前聚戲嬉。
利心驅逸馬,分背欲何之。
富貴真余事,兒孫亦后身。
四支先自賊,駢拇若為人。
矢束折應難,葉密根無托。
斯道固昭然,嘆息人何莫。
儒衣而儒冠,滿口談詩書。
君看鬩墻心,異類誠不如。
我行箕山顛,上有賢弟兄。
高節(jié)振頹俗,余芳丐后生。
二父及諸郎,異世真一體。
注釋參考
儒衣
(1).猶儒服?!逗鬂h書·儒林傳論》:“其服儒衣,稱先王,游庠序,聚橫塾者,蓋布之於邦域矣?!?唐 杜甫 《送楊六判官使西蕃》詩:“儒衣山鳥怪, 漢 節(jié)野童看?!?/p>
(2).指穿儒服。 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盧雙月》:“兒明作丈夫裝,出與當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。”
(3).借指儒生。 唐 皇甫曾 《送裴秀才貢舉》詩:“儒衣羞此別,去抵 漢 公卿?!?/p>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 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?!?/p>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。”
滿口
滿口 (mǎnkǒu) 滿嘴,整個口腔 mouthful 滿口是血 指說話的口音純正或指內容完全是 pure 滿口謊言 無保留地表示口氣堅決 unreservedly 滿口答應詩書
詩書 (Shī-Shū) 指《詩經(jīng)》和《尚書》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,無奔走之勞矣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泛指一般書籍、詩文 boks;literatures;works 十五彈箜篌,十六誦詩書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漫卷詩書喜欲狂?!啤?杜甫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黃榦名句,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