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城別松喬,黃閣交夔龍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鄭生嘗隱天臺,徵起而仕。今復(fù)謝病,隱于此》:
鄭君得自然,虛白生心胸。
吸彼沆瀣精,凝為冰雪容。
大君貞元初,求賢致時雍。
蒲輪入翠微,迎下天臺峰。
赤城別松喬,黃閣交夔龍。
俯仰受三命,從容辭九重。
出籠鶴翩翩,歸林鳳喁喁。
在火辨良玉,經(jīng)霜識貞松。
新居寄楚山,山碧溪溶溶。
丹灶燒煙煴,黃精花豐茸。
蕙帳夜瑟淡,桂樽春酒濃。
時人不到處,苔石無塵蹤。
我今何為者,趨世身龍鐘。
不向林壑訪,無由朝市逢。
終當(dāng)解塵纓,卜筑來相從。
注釋參考
赤城
(1).指帝王宮城,因城墻紅色,故稱。 唐 王勃 《臨高臺》詩:“赤城映朝日,緑樹搖春風(fēng)?!?/p>
(2).山名。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。在 浙江省 天臺縣 北,為 天臺山 南門?!段倪x·孫綽〈游天臺山賦〉》:“ 赤城 霞舉而建標?!?李善 注:“ 支遁 《天臺山銘序》曰:‘往 天臺 ,當(dāng)由 赤城山 為道徑?!?孔靈符 《會稽記》曰:‘ 赤城 ,山名,色皆赤,狀似云霞?!?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 天姥 連天向天橫,勢撥五岳掩 赤城 。” 王琦 注:“《太平廣記》:‘ 章安縣 西有 赤城山 ,周三十里。一峰特高,可三百餘丈。’《海録碎事》:‘ 顧野王 《輿地志》云: 赤城山 有赤石羅列,長里餘,遙望似赤城?!?清 朱彝尊 《羅浮屈五過訪》詩:“況今天地多戰(zhàn)爭, 赤城 華頂 風(fēng)煙驚?!?2)在 四川省 灌縣 西南。又名 青城山 。 宋 陸游 《將之榮州取道青城》詩:“倚天山作海濤傾,看遍人間兩 赤城 ?!弊宰ⅲ骸?青城山 ,一名 赤城 ?!?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四川一·山川險要》:“﹝ 青城山 ﹞一名 赤城山 , 杜光庭 記:‘山高三千六百丈,周匝一百五十里, 蜀 山之望也。’”
(3).傳說中的仙境。 北周 庾信 《奉答賜酒》詩:“仙童下 赤城 ,仙酒餉 王平 ?!?倪璠 注引《神仙傳》:“ 茅蒙 ,字 初成 ,乃於 華山 之中乘云駕龍,向日昇天,歌曰:‘神仙得者 茅初成 ,駕龍上昇入泰清,時下玄洲戲 赤城 ?!?唐 陳子昂 《修竹篇》:“攜手登白日,遠游戲 赤城 ?!?/p>
松喬
(1).神話傳說中仙人 赤松子 與 王子喬 的并稱。 漢 揚雄 《太玄賦》:“納 傿 祿 於 江 淮 兮,揖 松 喬 於 華 岳 ?!?唐 杜甫 《哭王彭州掄》詩:“執(zhí)友驚淪沒,斯人已寂寥。新文生 沉 謝 ,異骨降 松 喬 ?!?清 龔自珍 《辨仙行》:“仙者乃非 松 喬 倫,亦無英魄與烈魂。”
(2).泛指隱士或仙人。 唐 白居易 《早冬游王屋寄溫公周尊師中書李相公》詩:“若不為 松 喬 ,即須作 皋 夔 ?!?明 許時泉 《武陵春》:“深感得仙翁指教,幸今朝奇遇 松 喬 。”
黃閣
亦作“黃閤”。 1. 漢 代丞相、太尉和 漢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,廳門涂黃色,以區(qū)別于天子。 漢 衛(wèi)宏 《漢舊儀》卷上:“﹝丞相﹞聽事閣曰黃閣?!薄端螘ざY志二》:“三公黃閤,前史無其義……三公之與天子,禮秩相亞,故黃其閤,以示謙不敢斥天子,蓋是 漢 來制也?!焙笠蛞渣S閣指宰相官署。 唐 韓翃 《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邊》詩:“黃閣開帷幄,丹墀侍冕旒?!?元 耶律楚材 《為子鑄作詩三十韻》:“我祖建四節(jié),功烈光黃閤?!?/p>
(2). 唐 時門下省亦稱黃閣。 唐 杜甫 《奉贈嚴八閣老》詩:“扈圣登黃閣,明公獨妙年?!?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困學(xué)紀聞·評詩》:“舊史《嚴武傳》遷給事中,時年三十二。給事中屬門下省, 開元 曰黃門省,故云‘黃閤’?!?/p>
(3).借指宰相。 唐 錢起 《送張員外出牧岳州》詩:“自憐黃閣知音在,不厭彤幨出守頻?!?宋 司馬光 《和始平公郡齋偶書》:“ 赤松 雅意思輕舉,黃閣群心望復(fù)還?!?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辨冤》:“説甚么黃閣經(jīng)綸肅萬方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話》補遺:“ 陳桂林 文恭 宏謀 ,黃閣雍容。”
夔龍
(1).相傳 舜 的二臣名。 夔 為樂官, 龍 為諫官。《書·舜典》:“ 伯 拜稽首,讓于 夔 龍 ?!?孔 傳:“ 夔 龍 ,二臣名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蕭十二使君》詩:“ 巢 許 山林志, 夔 龍 廊廟珍?!焙笥靡杂髦篙o弼良臣。 元 耶律楚材 《和人韻》之二:“安得 夔 龍 立廊廟,扶持 堯 舜 濟斯民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吳刎》:“ 伯嚭 那老賊呵!我一心認是濟世 夔 龍 ,誰知你是蠹國鴟梟?!薄镀缴嚼溲唷返谝换兀骸敖癞?dāng)此春晝, 夔 龍 并集,亦當(dāng)有詞賦示后,今日之盛,方不泯滅無傳?!?/p>
(2).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?!都t樓夢》第五三回:“上面兩席是 李嬸娘 、 薛姨媽 坐,東邊單設(shè)一席,乃是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,靠背、引枕、皮褥俱全?!?/p>
白居易名句,鄭生嘗隱天臺,徵起而仕。今復(fù)謝病,隱于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