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彌遜《晚步獨至西三首》:
十日不一見此君,春筍滿林深閉門。
杖藜特特穿苔徑,問訊南階添幾根。
注釋參考
杖藜
(1).謂拄著手杖行走。藜,野生植物,莖堅韌,可為杖?!肚f子·讓王》:“ 原憲 華冠縰履,杖藜而應門?!?唐 杜甫 《暮歸》詩:“年過半百不稱意,明日看云還杖藜。” 宋 蘇軾 《鷓鴣天》詞:“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轉斜陽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開牖有時邀月入,杖藜到處避人行。”
(2).藜杖;拐杖。 唐 護國 《贈張駙馬斑竹柱杖》詩:“此君與我在云溪,勁節(jié)奇文勝杖藜。” 宋 秦觀 《寧浦書事》詩之五:“身與杖藜為二,對月和影成三?!?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》:“諳盡江湖味,執(zhí)青青杖藜。”
特特
(1).象聲詞。馬蹄聲。 唐 溫庭筠 《常林歡歌》:“馬聲特特 荊門 道,蠻水揚光色如草?!?宋 陸游 《晚過五門》詩:“馬蹄特特無斷時,老盡行人路如故?!?/p>
(2).奇特。 宋 梅堯臣 《詠劉仲更澤州園中丑石》:“君常夸於我,怪怪亦特特?!?/p>
(3).特地,特意。 宋 歐陽修 《和人三橋》:“為愛斜陽好,迴舟特特過。” 元 張國賓 《羅李郎》第三折:“遠遠的不避辭,特特的來到此?!?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咸遂》:“老爺專為小姐姻事,特特差我回來?!?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六部分二:“第一個目的,也與他特特從家里到 天回鎮(zhèn) 的時候一樣,要仔細看看這個婆娘,到底比 劉三金 如何?”
問訊
問訊 (wènxùn) 詢問或打聽 inquire 幸可廣問訊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咸來問訊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問訊處 問候 greet 彼此見禮問訊 僧尼跟人應酬時合十招呼。也叫“打問訊” put the palms together (a Buddhist greeting)李彌遜名句,晚步獨至西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