浯溪更把元勛勒,藉藉休聲震八區(qū)
出自宋代許應(yīng)龍《鳳池立碑紀(jì)事》:
閱盡衣冠盛事圖,三魁同郡古來無。
詞科得雋真鴻筆,仙籍聯(lián)榮總鉅儒。
此日姓名輝石刻,他年步武接天衢。
浯溪更把元勛勒,藉藉休聲震八區(qū)。
注釋參考
浯溪
(1).溪水名。在 湖南省 祁陽縣 西南。 唐 詩人 元結(jié) 卜居于此,筑臺建亭,臺曰 峿臺 ,亭曰 吾亭 ,與 浯溪 并稱“三吾”。 唐 元結(jié) 《浯溪銘》序:“ 浯溪 在 湘水 之南,北匯于 湘 ,愛其勝異,遂家溪畔。溪世無名稱者也,為自愛之故,自命曰 浯溪 ?!?宋 張孝祥 《水龍吟·過浯溪》詞:“生平只説 浯溪 ,斜陽喚我歸船繫?!?清 錢謙益 《<呂季臣詩>序》:“ 浯溪 之士游於吾門者十餘人,皆懷文抱質(zhì),有 鄒 魯 儒學(xué)之風(fēng)?!?/p>
(2).借指形勝之地。 清 陳維崧 《念奴嬌》詞:“我與浯溪曾有約,采入文抄篇幅?!?/p>
元勛
元勛 (yuánxūn) 首功;大功 hero of great distinction 有元勛大勞 有極大功績的人;立大功的人 a man of great merit 開國元勛藉藉
藉藉 (jíjí) 雜亂眾多的樣子 indiscriminate;intricate休聲
(1).贊美聲?!侗笔贰じ咴蕚鳌罚骸叭绱?,則休聲日至,謗議可除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賀胡侍郎致政狀》:“國家興廉讓之節(jié),疏渙汗之仁,寵數(shù)優(yōu)賢,休聲載路,耀錦南國?!?/p>
(2).美好的名聲。 唐 韓愈 《除崔群戶部侍郎制》:“邁茲令德,藹然休聲?!薄杜f唐書·韓瑗傳》:“冀欲聞逆耳之言,甘苦口之議,發(fā)揚大化,裨益洪猷,垂令譽(yù)於將來,播休聲於不朽者也?!?清 梅曾亮 《贈林侍郎序》:“人知公撫 吳 之勤,休聲美實,洋溢羨衍,而豈知勞身焦思,獨運於眾人所不見者哉?!?/p>
八區(qū)
(1).八方;天下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“天下之士,雷動云合,魚鱗雜襲,咸營於八區(qū)?!?顏師古 注:“八區(qū),八方也?!?晉 左思 《詠史》詩之四:“悠悠百世后,英名擅八區(qū)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寓言》詩之十一:“行失幾席間,惡名滿八區(qū)?!?/p>
(2).指 漢 代的八宮院?!稘h書·外戚傳·孝成班倢伃》“為倢伃,居 增成舍 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后宮有八區(qū), 增成 第三也?!卑矗藚^(qū)為 昭陽 、 飛翔 、 增成 、 合驩 、 蘭林 、 披香 、 鳳凰 、 鴛鸞 。見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。
(3).泛指宮院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與蕭臨川書》:“八區(qū)內(nèi)侍,厭直御史之廬。”
許應(yīng)龍名句,鳳池立碑紀(jì)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瑞智充充電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