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游次公《滿江紅》
云接蒼梧,山莽莽、春浮澤國(guó)。江水漲、洞庭相近,漸近空闊。江燕飄飄身似夢(mèng),江花草草春如客。望漁春、樵市隔平林,寒煙色。方寸亂,成絲結(jié)。離別近,先愁絕。便滿篷風(fēng)雨,櫓聲孤急。白發(fā){1~1}論心湖海暮,清樽照影蒼浪窄??疵髂?、天際下歸舟,應(yīng)先識(shí)。
注釋參考
江水
即 長(zhǎng)江 ?!痘茨献印椥斡?xùn)》:“何謂六水?曰 河水 、 赤水 、 遼水 、 黑水 、 江水 、 淮水 ?!?高誘 注:“ 江水 出 岷山 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 岷山 ,即 瀆山 也,水曰 瀆水 矣。又謂之 汶 。 阜山 在徼外, 江水 所導(dǎo)也?!?唐 韓愈 《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》詩(shī):“ 盆城 去 鄂渚 ,風(fēng)便一日耳。不枉故人書(shū),無(wú)因帆 江水 ?!?/p>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?!肚f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(lè)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。”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?!?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(yǔ)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?!?/p>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(jiàn)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。” 唐 韓愈 《岳陽(yáng)樓別竇司直》詩(shī)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(shuí)與讓?zhuān)俊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(shī)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?jiàn)“ 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?jiàn)“ 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相近
相近 (xiāngjìn) 彼此近似;差不多 be similar to 長(zhǎng)相相近 己與三相近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 相距不遠(yuǎn) near空闊
空闊 (kōngkuò) 廣闊而沒(méi)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open;spacious 平野空闊游次公名句,滿江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