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明地仍黑,停午日暫赤
出自唐代岑參《入劍門作,寄杜、楊二郎中,時二公并為杜元帥判官》:
不知造化初,此山誰開坼。
雙崖倚天立,萬仞從地劈。
云飛不到頂,鳥去難過壁。
速駕畏巖傾,單行愁路窄。
平明地仍黑,停午日暫赤。
凜凜三伏寒,巉巉五丁跡。
與時忽開閉,作固或順逆。
磅礴跨岷峨,巍蟠限蠻貊。
星當觜參分,地處西南僻。
陡覺煙景殊,杳將華夏隔。
劉氏昔顛覆,公孫曾敗績。
始知德不修,恃此險何益。
相公總師旅,遠近罷金革。
杜母來何遲,蜀人應(yīng)更惜。
暫回丹青慮,少用開濟策。
二友華省郎,俱為幕中客。
良籌佐戎律,精理皆碩畫。
高文出詩騷,奧學(xué)窮討賾。
圣朝無外戶,寰宇被德澤。
四海今一家,徒然劍門石。
注釋參考
平明
平明 (píngmíng) 天亮的時候 dawn 寒雨連江夜入?yún)?平明送客 楚山孤。—— 唐· 王昌齡《芙蓉樓送辛漸》午日
(1).端午,即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日。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:“午日烹鶩,又以菰葉裹粽黍,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也。” 宋 梅堯臣 有《午日》詩。 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勝·宜忌》:“午日冰和土粉曬乾,擦小兒熱疿。”
(2).干支逢午的日子?!逗鬂h書·陳寵傳》“猶用 漢 家祖臘” 李賢 注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》:“ 漢 家火行盛於午,故以午日為祖也?!?宋 曾慥 《類說·燕北雜記·午日大喊》:“番兵每遇午日,如不逢兵,亦須排陣望西大喊七聲,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?!?/p>
(3).中午。 唐 張籍 《江南行》:“ 長干 午日沽春酒,高高酒旗懸江口?!?/p>
岑參名句,入劍門作,寄杜、楊二郎中,時二公并為杜元帥判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