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三余七十翁,頗從靜里得些工
出自宋代吳潛《小至三詩呈景回制干并簡同官》:
六十三余七十翁,頗從靜里得些工。
陰陽理向塵塵見,天地心於物物同。
荔挺生來元不死,葭灰塞處自能通。
古今宇宙渾如眩,康節(jié)何煩企下風。
注釋參考
三余
(1).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肅傳》“ 明帝 時大司農 弘農 、 董遇 等,亦歷注經傳,頗傳於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 遇 言:‘﹝讀書﹞當以三餘?!騿柸N之意。 遇 言‘冬者歲之餘,夜者日之餘,陰雨者時之餘也’。”后以“三餘”泛指空閑時間。 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余嘗以三餘之日,講習之暇,讀其文。” 宋 蘇軾 《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》詩:“醉飽高眠真事業(yè),此生有味在三餘?!?明 顧大典 《青衫記·元白揣摩》:“男兒事業(yè)在三餘,學就須乘駟馬車?!?柳亞子 《書贈張鏡潭》詩:“最是 津南 人物美,三冬圖史伴三餘?!?/p>
(2).指 余干 、 余姚 、 余杭 三縣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漸江水》:“ 漢 末童謡云:‘天子當興東南三 餘 之間?!?宋 王應麟 《小學紺珠·地理·三馀》:“ 餘干 、 餘姚 、 餘杭 ?!?/p>
吳潛名句,小至三詩呈景回制干并簡同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