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題陰山七騎圖》:
回巖客子賣墨人,諸孫賣筆筆有神。
墨翁已入蓬萊殿,筆孫有愧中書君。
邇來小孫兼好畫,兩幅溪藤七匹馬。
虎狼避路狐免藏,逆風(fēng)吹沙霜滿野。
邛崍關(guān)頭大渡河,使君五馬千丈坡。
獵將一圍看蠻走,醉敲銅鼓蠻踏歌。
急收此畫人莫識(shí)。
矍鑠之翁夸筆墨。
不知再泛洞庭船,袖中一劍隨飛仙。
注釋參考
虎狼
虎狼 (hǔláng) 比喻窮兇極惡的人 bandit避路
(1).避退讓路。《晉書·石季龍載記上》:“朕聞良臣正如猛獸,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,信矣哉!” 唐 李冗 《獨(dú)異志》卷中:“ 略 棄官入海,惡蟲猛獸悉避路?!?清 楊潮觀 《新豐店馬周獨(dú)酌》:“肥馬當(dāng)風(fēng),蹇驢避路?!?/p>
(2).舊時(shí)禮節(jié)。遇尊長于路,避退一旁,以示敬畏?!段簳ぴ铀紓鳌罚骸爸形境鲂?,車輻前驅(qū),除道一里,王公百辟避路?!薄杜f唐書·王世充傳》:“或輕騎游歷街衢,亦不清道,百姓但避路而已?!?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此正教人避路遜畔之意?!?/p>
(3).退讓;讓步。 宋 王十朋 《讀蘇文》:“至論其文之工,才之美,是宜 韓公 欲推遜 子厚 , 歐陽子 欲避路放 子瞻 出一頭地也?!?宋 張綱 《江城子·和呂丞送進(jìn)士赴省》詞:“直下青冥休避路,九萬里,看摶風(fēng)?!?/p>
(4).猶擇路?!端疂G傳》第三回:“逃生不避路,到處便為家。”
逆風(fēng)
逆風(fēng) (nìfēng) go against the wind;head wind 面沖著風(fēng);迎風(fēng) 逆風(fēng)而上 指跟車船行進(jìn)方向相反的風(fēng) 頂著逆風(fēng)前進(jìn)吹沙
(1).吹揚(yáng)沙土?!杜f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大風(fēng)遽起,吹沙拔木。” 唐 張祜 《詠風(fēng)》:“引笛秋臨塞,吹沙夜遶城?!薄都魺粜略挕び乐菀皬R記》:“未及數(shù)里,大風(fēng)振作,吹沙走石。”
(2).鯊。古代小魚名?!稜栄拧め岕~》“鯊鮀” 晉 郭璞 注:“今吹沙小魚,體圓而有點(diǎn)文?!薄对姟ば⊙拧~麗》“于罶鱨鯊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 陸璣 疏云:‘﹝鯊﹞魚狹而小,常張口吹沙?!试淮瞪场!?/p>
李石名句,題陰山七騎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