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陪祀見,燕公載筆從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(shī)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》:
天下名山眾,巖巖獨(dú)岱崇。
圣朝久熙洽,天子乃登封。
清蹕臨危頂,鉤陳備祲容。
下觀紅日出,中起白云濃。
太史陪祀見,燕公載筆從。
安知千載后,樵者斧壇松。
注釋參考
太史
太史 (tàishǐ) 官名。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職位漸低,秦稱太史令,漢屬太常,掌天文歷法。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。至明清兩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(fù)責(zé),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《史記》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陪祀
(1).陪從祭祀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禮部一·舊制一廢難復(fù)》:“太廟陪祀,止用五品以上尊官。自吏科都給事中 夏言 ,以加四品服俸求陪祀,上下其議,部覆不許?!眳⒁姟?侍祠 ”。
(2).附祭,配享祭祀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禮部·議革張浚祀》:“按 高宗 崩時(shí)將祔廟,史官 楊萬里 ,宰相 周必大 輩,凡號(hào)理學(xué)大儒,俱欲以 張浚 配,獨(dú)翰林學(xué)士 洪邁 ,謂宜以 趙鼎 、 呂頤浩 陪祀?!?/p>
燕公
(1). 周 代 燕國(guó) 的始祖 召公 。也稱 邵公 、 召康公 ?!冻o·劉向<九嘆·思古>》:“ 烏獲 戚而驂乘兮, 燕公 操於馬圉?!?王逸 注:“ 燕公 , 邵公 也。封於 燕 ,故曰 燕公 也?!?/p>
(2).指 唐 燕國(guó)公 張說 。 宋 梅堯臣 《送李推官之岳州》詩(shī):“試尋 燕公 舊賦筆,磨圭刻碧獨(dú)可完?!?宋 計(jì)有功 《唐詩(shī)紀(jì)事·李伯魚》:“其妻 范陽 張氏 女, 燕公 之妹也?!?宋 陳與義 《曉登燕公樓》詩(shī):“ 燕公 不相待,使我立於獨(dú)。”
載筆
(1).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史載筆,士載言?!?鄭玄 注:“筆,謂書具之屬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史,謂國(guó)史,書録王事者。王若舉動(dòng),史必書之;王若行往,則史載書具而從之也?!?南朝 齊 謝朓 《始出尚書省》詩(shī):“趨事辭宮闕,載筆陪旌棨?!?清 張廷璐 《恭和御制秋蒐雜ji{1-1}元韻》:“從知蒐獵關(guān)戎政,載筆還須付 馬 枚 ?!?/p>
(2).借指史官?!缎绿茣ゑ宜炝紓鳌罚骸皩?duì)曰:‘守道不如守官,臣職載筆,君舉必書?!?宋 蘇軾 《賜翰林學(xué)士中大夫兼侍讀趙彥若辭免國(guó)史修撰不允詔》:“卿學(xué)世其家,宜居載筆之地;官宿其業(yè),已奏殺青之書?!?章炳麟 《信史上》:“近古之載筆者,固未有若 遷 固 者矣?!?/p>
南 北朝 時(shí),韻文稱文,散文稱筆。后以載筆指史傳、制疏、表奏一類文字。《梁書·任昉傳》:“ 昉 雅善屬文,尤長(zhǎng)載筆。” 明 徐賁 《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》詩(shī):“知公能載筆,草檄報(bào)邊聲?!?劉師培 《論說部與文學(xué)之關(guān)系》:“然艸野載筆,黑白混淆,優(yōu)者足補(bǔ)史冊(cè)之遺,下者轉(zhuǎn)昧是非之實(shí)?!?/p>
劉克莊名句,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(shī)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