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柳曾《險竿行》
山險驚摧輈,水險能覆舟。奈何平地不肯立,
走上百尺高竿頭。我不知爾是人耶復(fù)猱耶,
使我為爾長嘆嗟。我聞孝子不許國,忠臣不愛家。
爾今輕命重黃金,忠孝兩虧徒爾夸。始以險技悅君目,
終以貪心媚君祿。百尺高竿百度緣,一足參差一家哭。
險竿兒,聽我語,更有險徒險于汝。重于權(quán)者失君恩,
落向天涯海邊去。險竿兒,爾須知,險途欲往爾可思。
上得不下下不得,我謂此輩險于險竿兒。
注釋參考
山險
山險 (shānxiǎn) 山勢險要,難于攀登的地方 precipitous mountain areas水險
(1).水上險要之處。《管子·七法》:“不明於計數(shù)而欲舉大事,猶無舟檝而欲經(jīng)於水險也。”《漢書·嚴(yán)助傳》:“﹝ 越 ﹞處谿谷之間,篁竹之中,習(xí)於水鬭,便於用舟,地深昧而多水險,中國之人不知其勢阻而入其地,雖百不當(dāng)其一?!?宋 岳飛 《奏措置楊幺水寇事宜》:“賊眾多憑恃水險,出沒作過?!?/p>
(2).水上保險的略語。
覆舟
(1).翻船。喻敗亡覆滅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君者舟也,庶人者水也。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。”《韓非子·安?!罚骸氨架囍蠠o 仲尼 ,覆舟之下無 伯夷 ?!?明 陳子龍 《陳涉論》:“后之人主,亦知邱民之可畏,而覆舟之戒始信?!?/p>
(2).復(fù)查舟船,以防罅漏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命舟牧覆舟,五覆五反,乃告舟備具于天子焉?!?/p>
柳曾名句,險竿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