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籍《寄李渤》:
五度溪頭躑躅紅,嵩陽寺里講時鐘。
春山處處行應(yīng)好,一月看花到幾峰。
注釋參考
五度
(1).五行?!段淖印ぷ匀弧罚骸鞍孙L詘申,不違五度?!薄尔i冠子·tian{1|1}權(quán)》:“五度既正,無事不擧?!?陸佃 注:“左木、右金、前火、后水、中土是也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音氣不戾八風,詘申不獲五度?!?許慎 注:“五度,五行也?!?/p>
(2).五級度量單位、即分、寸、尺、丈、引?!稘h書·律歷志上》:“十分為寸,十寸為尺,十尺為丈,十丈為引,而五度審矣。”
(3).中醫(yī)稱神、氣、血、形、志五者之盛衰為五度。一說指十度中的脈、臟、肉、筋、俞?!端貑枴し绞⑺フ摗罚骸叭√搶嵵?,定五度之事,知此,乃足以診?!?/p>
(4).五次。 唐 白居易 《醉中得上都親友書詠而報之》:“一生耽酒客,五度棄官人?!?唐 李頻 《春日旅舍》詩:“如何一別故園后,五度花開五處看?!?/p>
溪頭
猶溪邊。 唐 李端 《送客東歸》詩:“行人相見便東西,日暮溪頭飲馬別?!?宋 辛棄疾 《清平樂·村居》詞:“最喜小兒亡賴,溪頭臥剝蓮蓬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諸乾一細林山館》詩:“橋痕穿谷口,亭影壓溪頭。”
谿頭:猶溪中。 清 徐恪 《桃葉曲》:“五月南風來,谿頭長蓮葉。”
躑躅
躑躅 (zhízhú) 徘徊不前 pace up and down;loiter around 金車玉作輪,躑躅青驄馬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始躑躅于燥吻?!段倪x》 用腳踏地 tread 立躑躅而不安?!斡瘛渡衽x》嵩陽
(1). 嵩山 之南。 唐 李白 《送楊山人歸嵩山》詩:“我有萬古宅, 嵩 陽 玉女峰 。”
(2).寺觀名。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太室山 下。 北魏 太和 年間建,初名 嵩陽寺 。 唐 改名 嵩陽觀 , 宋 改名 天封觀 , 元 改名 嵩陽宮 。宮前有 唐 徐浩 書《嵩陽觀圣德感應(yīng)頌》石刻,境內(nèi)有古柏三株,傳為 漢武帝 登 嵩山 時所封。參閱《清一統(tǒng)志·河南·河南府一》。
講時鐘
高僧講經(jīng)說法時敲擊的鐘。 唐 張籍 《寄李渤》詩:“ 五度谿 頭躑躅紅, 嵩陽寺 里講時鐘。”亦省稱“ 講鐘 ”、“ 講鐘 ”。 唐 賈島 《送僧》詩:“王侯皆護法,何寺講鐘鳴?!?元 薩都剌 《贈仁皇講師達上人》詩:“**滿經(jīng)閣,出海神龍聞講鐘?!?/p>
張籍名句,寄李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