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鮑溶《悲湘靈》:
山上涼云收,日斜川風(fēng)止。
娥皇五十弦,秋深漢江水。
。
初因無象外,牽感百憂里。
霜露結(jié)瑤華,煙波勞玉指。
。
將隨落葉去,又繞疏蘋起。
哀響云合來,清馀桐半死。
。
女顏萬歲后,豈復(fù)嬋娟子。
不道神無悲,那能久如此。
。
魂魄無不之,九山徒相似。
沒沒竟不從,唯傷遠(yuǎn)人耳。
。
斑斑淚篁下,恐有學(xué)瑟鬼。
注釋參考
哀響
悲涼的樂聲。 晉 陸機(jī) 《豪士賦序》:“欲隕之葉,無所假烈風(fēng);將墜之泣,不足繁哀響也?!?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三:“嬌童為我歌,哀響跨箏笛?!?周詠 《雜詩》:“一彈再三嘆,哀響入云岑?!?/p>
云合
云集;集合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:“天下之士,雷動(dòng)云合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鄭廣文武詩》:“海寇 鄭廣 ,陸梁 莆福 間,颿駛兵犀,云合亡命,無不一當(dāng)百,官兵莫能制?!?章炳麟 《中華民國解》:“且方今社會革命之聲遍布 歐 土……一朝云合,勢如燎原?!?/p>
半死
(1).未全死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春日》詩:“水映寄生竹,山橫半死桐。” 唐 杜甫 《風(fēng)疾舟中伏枕書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》:“尚錯(cuò)雄鳴管,猶傷半死心。” 清 趙翼 《老柳復(fù)裂二丈許而枝葉特茂詩以張之》:“殘軀漫比半死桐,壽相端推不材木。”參見“ 半死半生 ”。
(2).接近破滅。 郭沫若 《瓶》詩之二三:“她寫信是慣在星期,今天是該信到時(shí),我的希望呀已經(jīng)半死!”
鮑溶名句,悲湘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