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來維舟奠椒醑,薜荔祠荒泣山鬼
出自宋代林景熙《謁嚴(yán)子陵祠》:
客星謫下桐江湄,傲睨煙雨何年歸。
空遺清氣滿林壑,草木不受春風(fēng)肥。
我來維舟奠椒醑,薜荔祠荒泣山鬼。
亂峰欲雪江氣嚴(yán),老蜃吹云日色死。
白水真水御絳衣。
勛臣四七攀鱗飛。
冥鴻遐舉不可致,天地浩蕩容漁磯。
季年熏貂成黨獄,阿瞞朵鼎終瑟縮。
東都節(jié)義何為高,七尺之臺(tái)一竿竹。
注釋參考
維舟
(1).古代諸侯所乘之船。維連四船,使不動(dòng)搖,故稱?!稜栄拧め屗罚骸疤熳釉熘?,諸侯維舟?!?郭璞 注:“維連四船?!?/p>
(2).泛指帝王貴族所乘之船。 唐 趙彥昭 《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(yīng)制》:“六龍齊軫御朝曦,雙鷁維舟下緑池?!?/p>
(3).系船停泊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胡興安夜別》詩(shī):“居人行轉(zhuǎn)軾,客子暫維舟。”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韋宥》:“行次江館,其家室皆已維舟入亭矣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皇舅墓》:“維舟上讀半磨滅,使君乃緣戚里恩?!?清 戴名世 《游吼山記》:“望見有石壁甚峭峻,維舟登岸,尋之得一尼菴?!?/p>
椒醑
以椒浸制的芳烈之酒。 晉 張協(xié) 《洛禊賦》:“布椒醑,薦柔嘉,祈休吉,蠲百痾?!?唐 陸龜蒙 《和傷開元觀顧道士》:“藥奠肯同椒醑味,云謡空替薤歌聲?!?清 王焜 《虎丘二姜先生祠》詩(shī):“下馬行人奠椒醑,千秋 孤竹 并光輝?!?/p>
薜荔
(1).植物名。又稱木蓮。常綠藤本,蔓生,葉橢圓形,花極小,隱于花托內(nèi)。果實(shí)富膠汁,可制涼粉,有解暑作用?!冻o·離騷》:“擥禾根以結(jié)茝兮,貫薜荔之落蘂?!?王逸 注:“薜荔,香草也,緣木而生蘂實(shí)也?!?唐 宋之問 《早發(fā)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》詩(shī):“薜荔搖青氣,桄榔翳碧苔?!眳㈤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木蓮》。
(2).梵語Preta的譯音?;蜃g為“薜荔多”。義為餓鬼。 唐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九:“薜荔,蒲細(xì),來計(jì)反,此譯言餓鬼也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十:“薜荔者,餓鬼名也?!?/p>
山鬼
(1).山神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?!?北齊 樊遜 《天保五年舉秀才對(duì)策》:“山鬼效靈,海神率職。” 明 高啟 《陪臨川公游天池》詩(shī):“客來豈先知,定有山鬼報(bào)?!?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第九人為山鬼,女像,面色藍(lán),手執(zhí)桂枝?!?/p>
(2).山精。傳說中的一種獨(dú)腳怪物。 南朝 宋 鄭緝之 《永嘉郡記》:“ 安固縣 有山鬼,形體如人而一腳,裁長(zhǎng)一尺許,好噉鹽,伐木人鹽輒偷將去。不甚畏人,人亦不敢犯,犯之即不利也。喜於山澗中取食蟹?!?唐 杜甫 《有懷臺(tái)州鄭十八司戶》詩(shī):“山鬼獨(dú)一腳,蝮蛇長(zhǎng)如樹?!?清 洪亮吉 《山齋訪冒鳴茹壽衢兩秀才》詩(shī):“書聲出戶蟲不鳴,山鬼一足深宵行。人頭魚身慣窺戶,見慣不怪心能平?!?/p>
(3).泛指山中鬼魅。 唐 杜甫 《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臥病識(shí)山鬼,為農(nóng)知地形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七九:“山鬼哭於藂林,孤魂號(hào)於絶域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過居庸關(guān)》詩(shī):“草根白骨棄不收,冷雨陰風(fēng)泣山鬼?!?/p>
林景熙名句,謁嚴(yán)子陵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