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史稿》:
雖有隆乾手澤傳,空疏豈敢望談遷。
春秋筆絕經(jīng)誰續(xù),光岳氣分材少全。
老去汗顏慚巧斬,向來執(zhí)手付遺編。
文名史學(xué)都休矣,追誦堯言一泫然。
注釋參考
春秋筆
相傳 孔子 據(jù)史實(shí)修《春秋》,筆則筆,削則削;字寓褒貶,不佞不諛,使亂臣賊子懼。后遂以“春秋筆”指據(jù)事直書的史筆。 宋 劉辰翁 《讀社拾遺百憂集行有感》詩:“毀譽(yù)都忘月旦評(píng),姓名不上《春秋》筆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堅(jiān)瓠九集·史館賦詩》:“老夫參秉《春秋》筆,不作諛詞取世譏?!?郁達(dá)夫 《青島雜事詩》之十:“諸君珍重《春秋》筆,好記遺民井底心。”
絕經(jīng)
絕經(jīng) (juéjīng) 婦女進(jìn)入老年或因別的原因即不再行經(jīng) menopause光岳
三光五岳。指天地。 元 馬端臨 《<文獻(xiàn)通考>自序》:“光岳既分,風(fēng)氣日漓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家門》:“自光岳氣分,士無全節(jié),觀省名行,有缺綱常?!?張爾田 《詞莂序》:“意者,意之至者,其流變與光岳相終始?xì)e!”
氣分
(1).舊謂人和物所受元?dú)獾姆窒??!犊鬃蛹艺Z·執(zhí)轡》:“ 子夏 問於 孔子 曰:‘ 商 聞《易》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,各有奇耦,氣分不同?!?三國 魏 嵇康 《明膽論》:“尋所受之終始,推氣分之所由?!?/p>
(2).引申為氣息;氣質(zhì)。 宋 蘇軾 《法云寺禮拜石記》:“聞我佛修道時(shí),芻泥巢頂,霑佛氣分,后皆受報(bào)?!?茅盾 《虹》一:“如果從后影看起來,她是溫柔的化身;但是眉目間挾著英爽的氣分,而常常緊閉的一張小口也顯示了她的堅(jiān)毅的品性?!?/p>
(3).身分,體面。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小梅香伏侍得勤,老夫人拘繫得緊,只怕俺女孩兒折了氣分?!?元 戴善夫 《風(fēng)光好》第三折:“我和你兩情調(diào)兩意肯。這諧合有氣分?!?元 張國賓 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這衣服和銀子,也則是一時(shí)間周急,添你氣分。”
同“ 氣氛 ”。 葉圣陶 《雙影》:“這種幽郁氣分也可以清楚地辨出。”參見“ 氣氛 ”。
劉克莊名句,史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