篆徑通花,花多迷徑,難省來時(shí)路
出自宋代張炎《壺中天(賦秀野園清暉堂·別本作為陸義齋賦清暉山堂)》:
穿幽透密,傍園林宴樂,清時(shí)鐘鼓。
簾隔波紋分晝影,融得一壺春聚。
篆徑通花,花多迷徑,難省來時(shí)路。
緩尋深靜,野云松下無數(shù)。
空翠暗濕荷衣,夷猶舒嘯,日涉成佳趣。
香雪因風(fēng)晴更落,知是山中何樹。
響石橫琴,懸崖?lián)頇?,待月慵?xì)w去。
忽來詩思,水田飛下白鷺。
注釋參考
通花
用通草制作的花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女及第》:“ 齊 、 魯 、 燕 、 趙 之種蠶收繭訖,主蠶者簪通花,銀碗謝祠廟。村野指為女及第?!?/p>
迷徑
猶迷路?!端螘ぶx靈運(yùn)傳》:“被宿莽以迷徑,覩生煙而知墟?!?南朝 梁 劉孝威 《賦得曲澗詩》:“菱舟失道去,歸鳧迷徑來。” 清 查慎行 《人海記·采參》:“採參以夏五月,裹糧披榛而入。或迷徑為虎狼所噉;或人相遇,弱者死,強(qiáng)者攖所有而出。”參見“ 迷路 ”。
時(shí)路
(1).世路,世俗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三五:“時(shí)路烏足爭(zhēng),太極可翱翔?!?/p>
(2).當(dāng)代。 晉 左思 《悼離贈(zèng)妹》詩之一:“光曜邦族,名馳時(shí)路?!?/p>
(3).即玉路。天子所乘之車。路,同“ 輅 ”?!端螘分舅摹罚骸皶r(shí)路建大麾,云旗翳紫虛。”參見“ 玉路 ”。
張炎名句,壺中天(賦秀野園清暉堂·別本作為陸義齋賦清暉山堂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