嘗借芳園石友家,幽棲無復(fù)羨紛華
出自宋代余靖《思?jí)坳栐⒕痈呤蠄@亭》:
嘗借芳園石友家,幽棲無復(fù)羨紛華。
敞扉氣爽云生棟,卷箔香微露泫花。
桂向淮山分月魄,桃從秦洞得仙葩。
別來追想清閑境,悔褫方中走棧車。
注釋參考
石友
(1).情誼堅(jiān)如金石的朋友。 晉 潘岳 《金谷集作詩》:“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歸?!?唐 杜牧 《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(lǐng)相印出鎮(zhèn)全蜀》:“同心真石友,寫恨蔑河梁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奉酬劉景文河上見寄》:“珍重多情惟石友,琢磨佳句問潛郎。” 清 曹寅 《過樸鎮(zhèn)有懷王允文北試不歸》詩:“論歸多石友,擲卦遇山爻?!?/p>
(2).指硯。 宋 王炎 《題童壽卿博雅堂》詩:“ 剡溪 來楮生, 歙 穴會(huì)石友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復(fù)以蟾硯歸龔養(yǎng)正》詩:“夢(mèng)里何人歌式微,覺來石友在書幃?!?清 曹寅 《竹村惠硯》詩:“邸舍餘閑困墨逋,平生石友慰操觚?!?/p>
幽棲
(1).幽僻的棲止之處。 唐 王昌齡 《過華陰》詩:“羇人感幽棲,窅映轉(zhuǎn)奇絶?!?宋 范仲淹 《與孫元規(guī)書》:“肺疾未愈,賴此幽棲,江山照人,本無他望,以此為多。” 明 練子寧 《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》詩:“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,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。”
(2).隱居?!端螘る[逸傳·宗炳》:“ 南陽 宗炳 、 雁門 周續(xù)之 ,并植操幽棲,無悶巾褐,可下辟召,以禮屈之?!?唐 白居易 《與僧智如夜話》詩:“懶鈍尤知命,幽棲漸得朋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這確是一座好山……是理想的幽棲之所?!?/p>
無復(fù)
(1).不再,不會(huì)再次?!秴问洗呵铩ちx賞》:“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(fù)。” 陳奇猷 校釋:“此文意謂詐偽之道,雖今可以茍且得利,后將不可復(fù)得利也?!薄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 桓彝 見朝廷微弱……憂懼不樂。往見 導(dǎo) ,極談世事,還,謂 顗 曰:‘向見 管夷吾 無復(fù)憂矣?!?唐 韓愈 《落葉送陳羽》詩:“落葉不更息,斷蓬無復(fù)歸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格局》:“ 圣嘆 之評(píng)《西廂》,可謂晰毛辨髮,窮幽極微,無復(fù)有遺議於其間矣?!?/p>
(2).指不再有,沒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(duì)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無復(fù)奄忽之慮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上》:“少來搜集書史,頗得諸遺書,無復(fù)首尾,或失名,凡百餘卷?!?瞿秋白 《赤潮曲》:“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,無論黑、白、黃,無復(fù)奴隸種?!?/p>
(3).沒有履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仲尼 曰:‘不強(qiáng)不遠(yuǎn),不勞無功,不忠無親,不信無復(fù),不恭無禮,慎此五者,可以長久矣。’”
(4).不能恢復(fù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知》:“其規(guī)非者,其所為不得其事,其事不當(dāng),其行不遂,其名辱,害及其身,絶世無復(fù),殘類滅宗亡國是也?!?/p>
紛華
繁華;富麗?!妒酚洝ざY書》:“出見紛華盛麗而説,入聞夫子之道而樂,二者心戰(zhàn),未能自決?!?宋 歐陽修 《讀書》詩:“紛華暫時(shí)好,俯仰浮云散?!?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初集·張慧仙寄外詩記》:“供帳紛華,陳設(shè)眩耀?!?郭沫若 《歸去來·由日本回來了》:“﹝我﹞立定大戒:從此不吃酒,不吸煙,不接近一切的逸樂紛華?!?/p>
余靖名句,思?jí)坳栐⒕痈呤蠄@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