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遺平昔居,大屋尚修椽
出自唐代杜甫《陳拾遺故宅(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)》:
拾遺平昔居,大屋尚修椽。
悠揚(yáng)荒山日,慘澹故園煙。
位下曷足傷,所貴者圣賢。
有才繼騷雅,哲匠不比肩。
公生揚(yáng)馬后,名與日月懸。
同游英俊人,多秉輔佐權(quán)。
彥昭超玉價,郭振起通泉。
到今素壁滑,灑翰銀鉤連。
盛事會一時,此堂豈千年。
終古立忠義,感遇有遺編。
注釋參考
拾遺
拾遺 (shíyí) 拾取旁人遺失的東西,據(jù)為己有 appropriate lost property 涂(途)不拾遺?!妒酚洝た鬃邮兰摇?夜不閉戶,道不拾遺 補(bǔ)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make good omissions 拾遺補(bǔ)闕平昔
平昔 (píngxī) 以往,過去; in the past 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?!?明·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 我平昔很少讀小說,忽然來了興趣杜甫名句,陳拾遺故宅(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起源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