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心不觸菩提用,法法無依般若光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功轉(zhuǎn)密藏,尋蹤跡以無方。
影現(xiàn)益彰,歷因緣而有常。
身分塵剎普,舌拄梵天長。
心心不觸菩提用,法法無依般若光。
注釋參考
心心
(1).佛教語。指連綿不斷的思想念頭?!度释踅?jīng)·奉持品》:“斷諸功用,心心寂滅,無身心相,猶如虛空?!?五代 齊己 《殘秋感愴》詩:“日日加衰病,心心趣寂寥?!?/p>
(2).猶心愿。 前蜀 貫休 《桐江閑居作》詩之九:“孰知吾所適,終不是心心。”
(3).彼此間的情意。 隋 江總 《長相思》詩之二:“心心不相照,望望何由知?!?唐 孟郊 《結(jié)愛》詩:“心心復(fù)心心,結(jié)愛務(wù)在深。”
(4).一心一意,專心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二》:“心心在一藝,其藝必工;心心在職,其職必舉?!?/p>
菩提
菩提 (pútí) 佛教音譯名,指覺悟的境界 梵Bodhi般若
般若 (bōrě) 智慧。佛教用語。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prajna;wisdom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