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蕭衍《襄陽蹋蹄歌 三》:
龍馬紫金鞍。
翠眊白玉覊。
照耀雙闕下。
知是襄陽兒。
注釋參考
翠眊
(1).指翠色的矟(矛頭)上的垂毛。眊,通“ 旄 ”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馬槊譜序》:“鏤衢與bai{1*1}刃同暉,翠眊與紅塵俱動(dòng)?!?/p>
(2).用以指矟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燕歌行》:“如何此時(shí)別夫婿,金覊翠眊往 交河 ?!?/p>
白玉
(1).白色的玉。亦指白璧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衣白衣,服白玉?!薄冻o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白玉兮為鎮(zhèn),疏石蘭兮為芳?!薄稌x書·慕容德載記》:“ 障水 得白玉,狀若璽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四回:“ 賈 不假,白玉為堂金作馬?!?王闿運(yùn) 《采芬女子墓志銘》:“至于青瑤窗里,明月初回;白玉房前,垂楊自見。”
(2).喻指豆腐。 明 李詡 《戒庵老人漫筆·豆腐詩》:“霍霍磨昆吾,白玉大片裁。烹煎適吾口,不畏老齒摧?!?/p>
蕭衍名句,襄陽蹋蹄歌 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