倉皇靈武送玉冊,豈顧九廟蒙塵埃
出自宋代李洪《和柯山先生讀中興碑》:
曲江罷相跡如掃,滿朝媕娿無諫草。
動地漁陽鼙鼓驚,舊將半死哥舒老。
蜀道乘騾萬里來,不識平原濟世才。
倉皇靈武送玉冊,豈顧九廟蒙塵埃。
天開地辟扶皇紀,李郭功成安史死。
一日三朝有深意,臣結(jié)胸中老文字。
麻鞵詩老脫賊來,北征自足配磨崖。
我思瀟湘不易到,誰持墨本心眼開。
鑒古評詩增感慨,無逸圖亡山水在。
君不見阿忠少日歷艱貧,湯餅曾持半臂賣。
注釋參考
倉皇
倉皇 (cānghuáng) 匆促而慌張。也作“倉黃”、“蒼皇”、“蒼黃” in a flurry 敵棄炮倉皇遁?!扃孑嫛肚灏揞愨n》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贏得倉皇北顧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倉皇出逃靈武
(1).威靈,威武?!逗鬂h書·王常傳》:“幸賴靈武,輒成斷金。”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奮揚靈武,剋剪多難。” 明 常倫 《過韓信嶺》詩:“ 漢 代推靈武,將軍第一人。”
(2).地名。 漢 時縣名。故城在 寧夏 新城 西北。參見“ 靈武之役 ”。
(3).地名。 唐 置縣。故城在今 寧夏 靈武 西北。
玉冊
亦作“ 玉策 ”。1.古代冊書的一種。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號用之。用玉簡制成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闚玉策於金縢,案圖籙於石室?!?唐 岑參 《送許子擢第因寄王大昌齡》詩:“皇帝受玉冊,群臣羅天庭?!薄端问贰ぽ浄玖罚骸皟灾?,用珉玉簡,長一尺二寸,闊一寸二分?!?清 汪懋麟 《登岱行》:“ 泰山 之神何洋洋,昭祀七十有二王。金函玉冊降天府,豈但拜禱來下方?!?/p>
(2).傳說中天子受命的符瑞?!稌x書·元帝紀》:“于時有玉冊見於 臨安 ,白玉麒麟神璽出於 江寧 ,其文曰‘長壽萬年’,日有重暈,皆以為中興之象焉?!眳⒁姟?冊書 ”。
(3).珍藏的秘籍。 北周 庾信 《進象經(jīng)賦表》:“九州既奠,近對《河圖》,四轍中繩,全觀玉策?!?/p>
(4).指仙道之書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俗通·正失·封泰山禪梁父》:“俗説 岱宗 上金篋玉策,能知人年壽修短?!薄逗鬂h書·方術(shù)傳序》:“神經(jīng)怪牒,玉策金繩,關(guān)扃於明靈之府,封縢於瑤壇之上者,靡得而闚也。”
(5).花燈名?!堵膱@叢話·閱古·元石礎(chǔ)》引 清 陸果泉 《石礎(chǔ)歌》:“玉冊流星鐙影散,《太平》新曲今誰哦?!弊宰ⅲ骸?士誠 盛時,嘗于元夜張鐙,有玉冊、流星、萬點金、百花團諸名目?!?/p>
豈顧
猶何必?!洞蟠鞫Y記·禮察》:“若夫慶賞以勸善,刑罰以懲惡,先王執(zhí)此之正,堅如金石;行此之信,順如四時。處此之功,無私如天地爾,豈顧不用哉?”《史記·張耳陳馀列傳論》:“然 張耳 、 陳餘 始居約時,相然信以死,豈顧問哉。及據(jù)國爭權(quán),卒相滅亡,何鄉(xiāng)者相慕用之誠,后相倍之戾也!豈非以勢利交哉?”
九廟
指帝王的宗廟。古時帝王立廟祭祀祖先,有太祖廟及三昭廟、三穆廟,共七廟。 王莽 增為祖廟五、親廟四,共九廟。后歷朝皆沿此制?!稘h書·王莽傳下》:“取其材瓦,以起九廟?!?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由偽 新 之九廟,夸宗 虞 而祖 黃 ?!?清 顧炎武 《井中心歌》:“有 宋 遺臣 鄭思肖 ,痛哭 元 人移九廟?!?清 戴名世 《徐節(jié)婦傳》:“數(shù)百年故國,威靈震薄海外,而一旦九廟隳,子孫夷,彼公侯將相,未聞有一如節(jié)婦者?!?/p>
蒙塵
蒙塵 (méngchén) 舊指帝后流亡在外,蒙受灰塵 go into exile 主上蒙塵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靖康年間,金人圍困 汴梁, 徽、 欽二帝蒙塵北狩,一時后妃公主被虜去的甚多?!冻蹩膛陌阁@奇》 成語解釋指皇帝被驅(qū)逐出宮廷,在外流亡而言。李洪名句,和柯山先生讀中興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