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彼聲勢徒,得志方夸毗
出自唐代顧況《擬古三首(第一首一作長安古意)》:
龍劍昔藏影,送雄留其雌。
人生阻歡會,神物亦別離。
碧樹感秋落,佳人無還期。
夜琴為君咽,浮云為君滋。
愛而傷不見,星漢徒參差。
幽居盼天造,胡息運行機。
春葩妍既榮,秋葉瘁以飛。
滔滔川之逝,日沒月光輝。
所貴法乾健,于道悟入微。
任彼聲勢徒,得志方夸毗。
浮生果何慕,老去羨介推。
陶令何足錄,彭澤歸已遲。
空負漉酒巾,乞食形諸詩。
吾惟抱貞素,悠悠白云期。
注釋參考
聲勢
聲勢 (shēngshì) 名聲威望和氣勢 momentum impetus;prestige and influence;spirited atmosphere 造成聲勢 聲勢浩大的場面得志
(1) [enjoy success;achieve one's ambition]∶實現志愿
少年得志
(2) [have a succesfful career]∶某人在事業(yè)上獲得成功
說書雖小技,然必句(gōu)性情,習方俗,如優(yōu)孟搖頭而歌,而后可以得志。—— 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詳細解釋(1).謂實現其志愿?!兑住べS》:“‘白賁無咎’,上得志也?!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?闔廬 既立,得志,乃召 伍員 以為行人,而與謀國事。” 宋 蘇軾 《管仲論》:“故三代之興,治其兵農軍賦,皆數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?!?清 周友良 《珠江梅柳記》:“但妾兩人鬱鬱不得志,恆與筆墨為緣?!?/p>
(2).指名利欲望得到滿足。多含貶義。 漢 賈誼 《吊屈原文》:“闒茸尊顯兮,讒諛得志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于去惡》:“得志諸公,目不覩墳典,不過少年持敲門磚,獵取功名,門既開,則棄去?!?浩然 《艷陽天》第一○三章:“他帶著一臉小人得志的奸笑,拍著 馬子懷 的肩頭說:‘爺們,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說的?’”
(3).謂揣度而得其意旨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胺浇裉煜轮畽嗝鼞异?胡亥 , 高 能得志焉?!?/p>
夸毗
以諂諛、卑屈取媚于人。《詩·大雅·板》:“天之方懠,無為夸毗?!?毛 傳:“夸毗,體柔人也。” 朱熹 集傳:“夸,大;毗,附也。小人之於人,不以大言夸之,則以諛言毗之也?!薄逗鬂h書·崔駰傳》:“夫君子非不欲仕也,恥夸毗以求舉。” 李賢 注:“夸毗,謂佞人足恭,善為進退。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五三:“如何夸毗子,作色懷驕腸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張斯立遂州司理》詩:“去勿藉芳草,世俗多夸毗。” 梁啟超 《變法通議》:“夸毗成風,憚于興作,但求免過,不求有功?!?/p>
諂媚阿諛。 唐 顧況 《擬古》詩之二:“任彼聲勢徒,得志方夸毗?!眳⒁姟?夸毗 ”。
顧況名句,擬古三首(第一首一作長安古意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