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海會寺清心堂》
南郭子綦初喪我,西來達摩尚求心。
此堂不說有清濁,游客自觀隨淺深。
兩歲頻為山水役,一溪長照雪霜侵。
紛紛無補竟何事,慚愧高人閉戶吟。
注釋參考
南郭子綦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,仰天而噓,荅焉似喪其耦。 顏成子游 立侍乎前,曰:‘何居乎?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今之隱機者,非昔之隱機者也。’” 成玄英 疏:“ 楚昭王 之庶弟, 楚莊王 之司馬,字 子綦 。古人淳質(zhì),多以居處為號,居於南郭,故號 南郭 ……其人懷道抱德,虛心忘淡,故 莊子 羨其清高而託為論首?!?郭慶藩 集釋引 盧文弨 曰:“機,案今本作‘幾’?!焙笠?南郭子綦 為物我兩忘,清高淡泊的典型。 宋 蘇軾 《海會寺清心堂》詩:“ 南郭子綦 初喪我,西來 達摩 尚求心?!?/p>
達摩
(1).[梵dharma]法。引申為法子,辦法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這一場出丑,著甚達摩。” 凌景埏 校注:“著甚達摩,猶如説有什么法子。‘達摩’,梵語音譯,指‘法’,見《方廣經(jīng)》?!?/p>
(2).亦作“ 達么 ”、“ 達磨 ”。 菩提達摩 的省稱, 天竺 高僧,本名 菩提多羅 。于 南朝 梁 普通 元年入 中國 , 梁武帝 迎至 建康 。后渡 江 往 北魏 ,止 嵩山 少林寺 ,面壁九年而化。傳法于 慧可 。 達摩 為中華禪宗初祖。 宋 沉遼 《贈長蘆福長老》詩:“ 達么 西歸不記年, 雪山 消息更蕪然?!?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五色賦記》:“ 孫臏 銜枚之際,半夜失蹤; 達磨 面壁以來,九年閉目。” 清 丘逢甲 《興福寺》詩:“自從 達摩 來,妙法指心示?!?/p>
求心
謂玄思冥想,求悟佛理。佛教禪宗認為佛在人心,自省其心性,即可悟道成佛。 宋 蘇軾 《海會寺清心堂》詩:“ 南郭子綦 初喪我,西來 達磨 尚求心。” 王十朋 集注引 師民瞻 曰:“ 達磨 西來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見性悟道?!?宋 葉適 《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》詩:“坐有求心客,駭目不忍看?!?/p>
蘇軾名句,海會寺清心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