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信同《沁園春》:
望紫云翁,啟明在東,長庚在西。
但空有寸心,荊州江漢,未能百里,弱水沙黎。
菊底秋深,樵邊信至,一曲陽春草木知。
長吟詠,覺聲如韓操,骨似陶詩。
不應鬢發(fā)能稀。
七十壽強如六十耆。
想高談傾坐,風斯下矣,微辭漱物,清且漣漪。
謾說磻翁,休夸淇叟,用舍行藏各有時。
真修養(yǎng),有近思家學,字字參芝。
注釋參考
修養(yǎng)
修養(yǎng) (xiūyǎng) 培養(yǎng)高尚的品質(zhì)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(tài)度,求取學識品德之充實完美。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學說的要求培養(yǎng)完善的人格,使言行合乎規(guī)矩 form one’s mind 科學文化知識、藝術、思想等方面所達到的一定水平 accomplishment;training;understanding;cultivation 文化修養(yǎng) 指逐漸養(yǎng)成的待人處事的正確態(tài)度 self-cultivation 加強修養(yǎng) 智力,性格 view 揭示作者修養(yǎng)的文學主題近思
謂就習知易見者思之?!墩撜Z·子張》:“ 子夏 曰:‘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?!?何晏 集解:“近思者,近思己所能及之事?!?/p>
家學
家學 (jiāxué)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(xù)的學問 paternal teaching and influence;knowledge handed down from father to child 劉君有家學,三世道益孤。—— 蘇軾《劉壯與長官是堂》韓信同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