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恨自茲斷,情塵詎能侵
出自唐代顧況《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》:
谷鳥猶呼兒,山人夕沾襟。
懷哉隔生死,悵矣徒登臨。
東門憂不入,西河遇亦深。
古來(lái)失中道,偶向經(jīng)中尋。
大象無(wú)停輪,倏忽成古今。
其夭非不幸,煉形由太陰。
凡欲攀云階,譬如火鑄金。
虛室留舊札,洞房掩閑琴。
泉源登方諸,上有空青林。
仿佛通寤寐,蕭寥邈微音。
軟草被汀洲,鮮云略浮沈。
赪景宣疊麗,紺波響飄淋。
石窟含云巢,迢迢耿南岑。
悲恨自茲斷,情塵詎能侵。
真靜一時(shí)變,坐起唯從心。
第二百六十五卷
注釋參考
悲恨
悲傷怨恨?!稘h書·刑法志》:“夫決獄不當(dāng),使有罪興邪,不辜蒙戮,父子悲恨,朕甚傷之。” 唐 李德裕 《瀑泉亭》詩(shī):“向老多悲恨,悽然念一丘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三五:“﹝和尚﹞帶著悲恨而去?!?歐陽(yáng)予倩 《忠王李秀成》第五幕:“他們抬頭望著 忠王 的去路,聽見(jiàn)槍聲響了,又增加無(wú)窮的悲恨?!?/p>
情塵
指情愛(ài),qing{1-1}欲。佛教視qing{1-1}欲若塵垢,故稱。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愛(ài)流成海,情塵為岳?!?唐 王維 《戲贈(zèng)張五弟諲》詩(shī)之三:“吾生好清靜,蔬食去情塵。” 唐 顧況 《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》詩(shī):“悲恨自茲斷,情塵詎能侵?” 宋 陸游 《對(duì)云堂記》:“一日,進(jìn)此道,幻瞖消,情塵滅,真實(shí)相見(jiàn)?!?/p>
詎能
豈能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休上人怨別》詩(shī):“寶書為君掩,瑤瑟詎能開。”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顧求書之詔屢下,天下家藏,詎能悉上冊(cè)府!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桑榆墅同梁汾夜望》詩(shī):“絲竹在 東山 ,懷哉詎能忘?!?/p>
顧況名句,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末日微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