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馬留谷口,雙旌薄煙虹
出自唐代劉長卿《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(gòu)幽寂亭》:
康樂愛山水,賞心千載同。
結(jié)茅依翠微,伐木開蒙籠。
孤峰倚青霄,一徑去不窮。
候客石苔上,禮僧云樹中。
曠然見滄洲,自遠(yuǎn)來清風(fēng)。
五馬留谷口,雙旌薄煙虹。
沉沉眾香積,眇眇諸天空。
獨往應(yīng)未遂,蒼生思謝公。
注釋參考
馬留
(1).同“ 馬流 ”。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環(huán)王》:“又有 西屠夷 蓋 援 還留不去者,才十戶, 隋 末孳衍至三百,皆姓 馬 。俗以其寓,故號‘馬留人’?!?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境異》:“ 馬伏波 有餘兵十家不返,居 壽洽縣 ,自相婚姻,有二百戶,以其流寓號 馬留 。衣食與華同?!?清 惠士奇 《送陳秋田先生之官長寧》詩:“邑里時逢烏蜑戶,居民半是 馬留 人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序種姓上》:“馬,氏也, 援 ( 馬援 )之潰卒為 馬留 ( 隋 唐 時稱 馬留 ,今曰 馬來由 )。其種族又因姓氏起云?!?/p>
(2).猴子?!盾嫦獫O隱叢話前集·宋朝雜記下》引《桐江詩話》:“ 呂惠卿 察訪 京東 , 呂 天資清瘦,語話之際,喜以雙手指畫,社人目之曰‘説法馬留’,又湊為七字曰‘説法馬留為察訪’?!?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十:“今世猴為馬留,與其人形似耳。”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獸四·獼猴》。參見“ 馬流 ”。
谷口
(1).山谷的出入口。《六韜·分險》:“衢道谷口,以武衝絶之?!?唐 王維 《歸輞川作》詩:“谷口疎鐘動,漁樵稍欲稀。” 清 黃景仁 《偕邵元直游吾谷》詩:“此間看山復(fù)看楓,谷口敞與平原同?!?/p>
(2).古地名。又名 瓠口 。在今 陜西 禮泉 東北。 西漢 于此置 谷口縣 , 東漢 廢。因位于 九嵕山 東、 仲山 西,當(dāng) 涇水 出山之處,故謂之 谷口 。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。也稱 寒門 ?!稘h書·郊祀志上》:“其后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。 明庭 者, 甘泉 也。所謂 寒門 者, 谷口 也?!?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:“ 黃帝 升仙之處也?!庇肿ⅲ骸?谷口 , 仲山 之 谷口 也……以 仲山 之北寒涼,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?!?/p>
(3).古地名。在今 陜西 淳化 西北。 秦 時于此置 云陽縣 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 范雎 曰:‘大王之國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。’” 鮑彪 注:“在 云陽 。” 西漢 末年,高士 鄭樸 (字 子真 )曾隱居于此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問神》:“ 谷口 鄭子真 ,不屈其志,而耕乎巖石之下,名震於京師?!?唐 李白 《贈韋秘書子春》詩:“ 谷口 鄭子真 ,躬耕在巖石?!?王琦 注引《雍錄》:“ 谷口 在 云陽縣 西四十里, 鄭子真 隱於此?!焙蠼柚鸽[者所居之處。 元 楊奐 《得邳大用書復(fù)寄》詩:“ 谷口 知何似,他年愿卜隣。” 清 錢謙益 《高郵道中簡顧所建》詩:“負(fù)耒我今歸 谷口 ,驚弓君莫問壺頭?!?/p>
雙旌
(1). 唐 代節(jié)度領(lǐng)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。《新唐書·百官志四下》:“節(jié)度使掌總軍旅,顓誅殺。初授,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,觀察使亦如之。辭日,賜雙旌雙節(jié)。”
(2).泛指高官之儀仗。 唐 李商隱 《為懷州李中丞謝上表》:“賜以竹符之重,遂使 霍氏 固辭之第,早建雙旌?!?徐炯 注:“雙旌唯節(jié)度領(lǐng)刺史者有之,諸州不與焉。今則通用為太守之故事矣。” 元 劉忠之 《太常引·送郭復(fù)齋》詞:“何處望雙旌,泛千里孤舟月明?!?明 王世懋 《送李太史元甫冊封蜀藩》詩:“玉檢金泥出大庭,雙旌萬里去冥冥?!?/p>
(3).借指高官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倘或無知猖獗,突犯雙旌,雖手握兵符,徵調(diào)不及,一時亦無如之何。”參見“ 雙節(jié) ”。
煙虹
云天中的彩虹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望孤石》詩:“蚌節(jié)流綺藻,輝石亂煙虹。” 唐 常建 《湖中晚霽》詩:“煙虹落鏡中,樹木生天際?!?唐 李白 《東武吟》:“君王賜顏色,聲價凌煙虹?!?/p>
劉長卿名句,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(gòu)幽寂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