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嶠《十一月奉教作》
凝陰結(jié)暮序,嚴(yán)氣肅長飆。霜犯狐裘夕,寒侵獸火朝。
冰深遙架浦,雪凍近封條。平原已從獵,日暮整還鑣。
注釋參考
凝陰
(1).指陰云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撰征賦》:“視曾云之崔巍,聆悲飊之掩屑。彌晝夜以滯淫,怨凝陰之方結(jié)。望新晴於落日,起明光於躋月?!?唐 張說 《入海》詩之一:“乘桴入南海,海曠不可臨。茫茫失方面,混混如凝陰?!?宋 蘇轍 《賀雪御筵謝狀》之二:“伏以近自頻年,每愆時雪。圣心勤念,雖淵默以無言;天意密符,變凝陰而有作,飛花先自於宮闕,布潤俄遍於寰瀛?!?/p>
(2).陰涼之氣。 三國 魏 應(yīng)璩 《百一詩》之二:“室廣致凝陰,臺高來積陽。” 唐 許敬宗 《奉和儀鸞殿早秋應(yīng)制》詩:“高殿凝陰滿,雕窗艷曲流?!?/p>
(3).凝聚的陰氣。 清 戴名世 《<兒易>序》:“君子讀 崇禎 之事,以為當(dāng)此之時,凝陰感召,連類并進(jìn),於卦為《否》之初六,其禍方形而未有止也。”
暮序
歲序之末。指暮冬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雪朝》詩:“同云凝暮序,嚴(yán)陰屯廣隰。”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侍宣猷堂宴湘東王應(yīng)令詩》:“桂巖逢暮序,菊水值窮秋?!?唐 李端 《長安書事寄薛戴》詩:“時芳一憔悴,暮序何蕭索。”
嚴(yán)氣
(1).寒氣?!段倪x·謝惠連<雪賦>》:“玄律窮,嚴(yán)氣升,焦溪涸,湯谷凝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嚴(yán)氣,寒氣也?!?唐 王勃 《春思賦》:“解宇宙之嚴(yán)氣,起亭皋之春色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垂拱殿起居聞南捷》詩:“一朝嚴(yán)氣變和氣,初令漏泄飛四方?!?/p>
(2).剛正之氣。 清 黃鷟來 《題高價人坐石小像》詩:“孰能抱君懷,嚴(yán)氣兼正性?!眳⒁姟?嚴(yán)氣正性 ”。
長飆
大風(fēng),遠(yuǎn)風(fēng)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放歌行》:“素帶曳長飈,華纓結(jié)遠(yuǎn)埃。” 南朝 梁 何遜 《贈江長史別》詩:“長飇落江樹,秋月照沙溆?!?
李嶠名句,十一月奉教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