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牒相逢瘴海邊,經(jīng)從不為小留連
出自宋代曾豐《增城丞嘉禾張元輔才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》:
隨牒相逢瘴海邊,經(jīng)從不為小留連。
藍(lán)田晝短子姑去,彭澤春濃我欲眠。
近境曾無攜具日,殊鄉(xiāng)卻有對床緣。
天知道大話長意,借我黃花節(jié)以前。
注釋參考
隨牒
據(jù)以授官的委任狀?!稘h書·匡衡傳》:“ 平原 文學(xué) 匡衡 材智有餘,經(jīng)學(xué)絶倫,但以無階朝廷,故隨牒在遠(yuǎn)方?!?顏師古 注:“隨牒,謂隨選補之恆牒,不被超擢者?!?宋 陸游 《夜讀<岑嘉州詩集>》詩:“晚途有奇事,隨牒得補處?!?清 錢謙益 《河南按察司按察使盧維屏授通議大夫制》:“爾自筮仕以還,皆用隨牒平進(jìn),可謂不汲汲矣?!?/p>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瘴海
(1).指南方海域。 唐 翁綬 《行路難》詩:“雙輪晚上銅梁雪,一葉春浮瘴海波?!?明 楊慎 《宿金沙江》詩:“豈意飄零瘴海頭, 嘉陵 回首轉(zhuǎn)悠悠。” 清 張際亮 《遷延》詩:“舟山鬼泣君知否,無數(shù)樓船瘴海間?!?/p>
(2).指南方有瘴氣之地?!杜f唐書·蕭遘徐彥若等傳論》:“逐 徐 薛 於瘴海,置 綮樸 於巖廊?!?唐 盧綸 《夜中得循州趙司馬侍郎書因寄回使》詩:“瘴海寄雙魚,中宵達(dá)我居;兩行燈淚下,一紙 嶺 南書?!?宋 王庭珪 《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》詩:“名高北斗星辰上,身墮南州瘴海間?!?/p>
不為
(1).不做;不干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善戲謔矣,不為虐兮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者折枝,語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。” 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;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,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銘始不實?!?/p>
(2).謂收成不好?!赌印るs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、歲不為。” 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墨子六》:“‘歲不為’,猶《玉藻》言年不順成也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是故上下離心,氣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為?!?高誘 注:“不為,不成也?!?/p>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寶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開終結(jié),內(nèi)分八股,股股相對,繩墨不為不嚴(yán)矣?!?/p>
(1).不因為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?,不為 堯 存,不為 桀 亡?!?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,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,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?!?宋 周邦彥 《浣溪沙》詞:“不為蕭娘舊約寒,何因容易別 長安 ?!?/p>
(2).不為了?!稘h書·揚雄傳下》:“蓋聞圣主之養(yǎng)民也,仁霑而恩洽,動不為身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言憂百姓也?!?/p>
小留
(1).暫時挽留。 晉 山濤 《啟事》:“祭酒 庾純 ,強正有學(xué),亦堪取選。國學(xué)初建, 王 荀 已亡, 純 能其事,宜當(dāng)小留,粗立其制?!?/p>
(2).暫時留止。 唐 杜甫 《彭衙行》詩:“小留 同家洼 ,欲出 蘆子關(guān) ?!?/p>
曾豐名句,增城丞嘉禾張元輔才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