殘民滅國遞爭奪,有此乃敢司黎烝。
出自宋朝王安石《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》
世傳一尾龜百齡,此龜逮見隋唐興。
雖然天幸免焦灼,想屢縮頸愁嚴凝。
前年赴滿不量力,欲替鰲負三崚嶒。
番禺使君邂逅見,知困簸蕩因嗟矜。
疾呼余且設網取,以組系首龜穿繩。
北歸與俱度大庾,兩夫贔屭苦不勝。
艤船秦淮擔送我,云此一可當十朋。
昔人寶龜謂神物,奉事稿骨尤兢兢。
殘民滅國遞爭奪,有此乃敢司黎烝。
於時睹甲別貴賤,太卜藏法傳昆仍。
豈如元君須見夢,初知歡喜得未曾。
自從九江罷納錫,眾漁賤棄秋不登。
卜人官廢亦已久,果獵誰復知殊稱。
今君此寶世莫識,我亦坐視心瞢瞢。
搘床才堪比瓦礫,當粟孰肯捐斗升。
糝頭腥臊何足嗜,曳尾污穢適可憎。
盛溲除聾豈必驗,蹈背出險安敢憑。
刳腸以占幸無事,卷殼而食病未能。
如聞翕息可視效,乃往有墮崖千層。
仰窺朝陽俯引氣,亦得難老如岡陵。
諒能學此真壽類,世論妄以蟲疑冰。
嗟余老矣倦呼吸,起晏光景難瞻承。
但知故人所玩惜,每戒異物相侵陵。
唯憂盜賊今好卜,夜半劫請無威懲。
復恐嚵夫負之走,并竊老木為薪蒸。
淺樊荒圃不可保,守視且寄鍾山僧。
注釋參考
殘民
(1).殘害百姓。 漢武帝 《御史大夫遣郡國計吏敕》:“殘民貪污煩擾之吏,百姓所苦,務勿任用?!?/p>
(2).被殘害的人民;劫后馀民。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為后帝伐魏詔》:“廣宣恩威,貸其元帥,弔其殘民。” 唐 杜荀鶴 《長林山中聞賊退寄孟明府》詩:“一縣今如此,殘民數不多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高郵道中》詩:“曾設經年戍,殘民早不堪?!?/p>
滅國
已滅亡的國家。《論語·堯曰》:“興滅國,繼絶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?!?/p>
爭奪
爭奪 (zhēngduó) 競爭搶奪 contend 今之爭奪?!俄n非子·五蠹》黎烝
亦作“ 黎蒸 ”。黎民,眾民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正陽顯見,覺寤黎烝?!?晉 陸機 《答賈謐》詩:“伊昔有皇,肇濟黎烝?!?唐 劉禹錫 《論廢楚州營田表》:“取其田蓄,授彼黎蒸?!?宋 王安石 《同王浚賢良賦龜》:“殘民滅國遞爭奪,有此乃敢司黎烝?!?/p>
王安石名句,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