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何處、客里頓懶攜壺
出自宋代張炎《新雁過妝樓(乙巳菊日,寓溧陽,聞雁聲,因動脊令之感。)》:
遍插茱萸。
人何處、客里頓懶攜壺。
雁影涵秋,絕似暮雨相呼。
料得曾留堤上月,舊家伴侶有書無。
謾?quán)涤酢?br>數(shù)聲怨抑,翻致無書。
誰識飄零萬里,更可憐倦翼,同此江湖。
飲啄關(guān)心,知是近日何如。
陶潛尚存菊徑,且休羨松風(fēng)陶隱居。
沙汀冷,揀寒枝、不似煙水黃蘆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客里
離鄉(xiāng)在外期間。 唐 牟融 《送范啟東還京》詩:“客里故人尊酒別,天涯游子弊裘寒?!?宋 劉一止 《洞仙歌·梅》詞:“行人怨,角聲吹老,嘆客里,經(jīng)春又三年?!?元 姚燧 《次韻時中》:“ 淮南 數(shù)日將寒食,客里三春尚臘衣?!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》:“貧中聚散思親串,客里行藏感歲華。”
攜壺
傳說 東漢 費長房 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在賣藥,賣好藥后就跳進(jìn)壺里。第二天, 費 去拜訪他,和他一起入壺,但見房屋華麗,酒菜豐盛。 費 于是向他學(xué)道。事見《后漢書·方術(shù)傳下·費長房》。后以“攜壺”指行醫(yī)。 清 侯方域 《贈武林陳文學(xué)》詩:“遠(yuǎn)志分明為採藥,攜壺不盡是逃名?!?/p>
張炎名句,新雁過妝樓(乙巳菊日,寓溧陽,聞雁聲,因動脊令之感。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