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燾《耆英會詩》:
洛城今昔衣冠盛。
韓國園林景物全。
功在三朝尊二相,數(shù)逾九老萃群賢。
當時鄉(xiāng)社為高會,此日居留許款延。
多幸不才陪履舄,更慚七十是新年。
注釋參考
在三
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‘民生於三,事之如一?!干?,師教之,君食之。非父不生,非食不長,非教不知,生之族也,故壹事之,唯其所在,則致死焉?!?韋昭 注:“三,君、父、師也?!焙笠浴霸谌睘槎Y敬君、父、師的典故。 晉 桓溫 《薦譙元彥表》:“故有洗耳投淵,以振玄邈之風;亦有秉心矯跡,以敦在三之節(jié)?!薄侗饼R書·徐之才傳》:“既為汝師,又為汝公,在三之義,頓居其兩。” 唐 蕭穎士 《江有歸舟》詩序:“尊道成德,嚴師其難哉。故在三之禮,極乎君親,而師也參焉?!?清 納蘭性德 《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》:“夫師豈易言哉!古人重在三之誼,并之於君、親?!?/p>
九老
指 唐 白居易 、 胡杲 等九人。 宋 范仲淹 《依韻酬太傅張相公見贈》:“ 臥龍 鄉(xiāng)曲多賢達,愿預逍遙九老中?!?宋 王安石 《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》詩之二:“頽然如九老,白髮連蒼髯?!?明 方孝孺 《萬壽堂記》:“昔之以年稱者如 商山 之四皓, 洛 之九老?!痹敗?九老圖 ”。
群賢
眾多的德才兼?zhèn)涞娜恕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諫諍》:“雖無道不失天下,仗羣賢也?!?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羣賢畢至,少長咸集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與岑參》:“說者以為 杜 詩最雄壯,‘其氣魄力量自足壓倒群賢,雄視千古?!?/p>
張燾名句,耆英會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