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晁公溯《望峨嵋山作》:
普賢大開士,神足靡不周。
世人妄指此,象馭昔所留。
愿觀百億身,奔走數(shù)十州。
見者喜稱快。
不見默懷羞。
紛紛相矜夸,隱晦蓋有由。
正如官肆赦,盡出系中囚。
豈其得預(yù)聞,皆可除愆尤。
一方每驚動,千乘時往游。
返為斯民勞,實貽開士憂。
我?guī)熀阶樱S干非同流。
注釋參考
豈其
(1).猶何必?!对姟り愶L(fēng)·衡門》:“豈其食魚,必河之魴。豈其取妻,必 齊 之 姜 ?!?鄭玄 箋:“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,取其口美而已;何必大國之女然后可妻,亦取貞順而已?!薄稘h書·王貢兩龔鮑傳序》:“ 谷口 鄭子真 不詘其志,耕於巖石之下,名震於京師,豈其卿?豈其卿?” 清 李調(diào)元 《勦說·豈其卿》:“豈其卿者,猶云何必卿也。”
(2).猶難道。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 肸 又無子。公室無度,幸而得死,豈其獲祀?” 杜預(yù) 注:“言必不得祀?!薄冻o·離騷》:“豈其有他故兮,莫好脩之害也!”
預(yù)聞
謂參與其事并得知內(nèi)情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逢遇》:“倉猝之業(yè),須臾之名,日力不足不預(yù)聞?!?宋 李上交 《近事會元·平章事》:“上謂參知政事 崔知溫 曰:‘ 郭正一 、 魏待舉 等歷任尚淺,預(yù)聞?wù)?,未可與卿等同名稱?!?沙汀 《淘金記》十六:“袍哥的信義已經(jīng)很稀薄了;所以對他一向非常小心,避免預(yù)聞鎮(zhèn)上的事?!?/p>
愆尤
愆尤 (qiānyóu) 罪過 crime 卒無補于鳳規(guī),只以昭其愆尤。——張衡《東京賦》晁公溯名句,望峨嵋山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