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似齊門抱瑟,不解吹竽
出自元代王惲《望月婆羅門引 昨者觀唐津舟車之盛,通湊南》:
有抱瑟竽門之嘆,以婆羅門歌之河山清眺,風煙兩戒見殷都。
唐津浩浩舟車。
一水東浮滄海,寶帶束燕吳。
更中州雄跨,奇貨堪居。
平生壯圖。
笑到此、反區(qū)區(qū)。
正似齊門抱瑟,不解吹竽。
視吾耿耿,道玉佩、或能利走*。
如不爾、歸老樵漁。
注釋參考
齊門
見“ 齊女門 ”。
不解
(1).不能解開;不能分開。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絓結(jié)而不解兮,思蹇產(chǎn)而不釋。”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楚苗 之食,安胡之飰,摶之不解,一啜而散?!?明 李贄 《過桃園謁三義祠》詩:“誰識 桃園 三結(jié)義,黃金不解結(jié)同心。”
(2).不能解救;不能和解。 漢 孔融 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,臨難而王不拯,則士亦將高翔遠引?!?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,好象結(jié)了不解之仇?!?/p>
(3).不止;不罷休?!稘h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歸獄不解,茲謂追非,厥水寒,sha{1-1}人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。解,止也。追非,遂非也?!?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,女家不要,非得麻花被不解?!?/p>
(4).不懂,不理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推其所由,似元不解音聲?!?唐 李白 《月下獨酌》詩之一:“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。” 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李筌 注《陰符經(jīng)》,至‘禽獸之制在氣’經(jīng)年不解,夢烏衣人教之,遂通其義。” 余開選 《獅子》:“‘你要干啥?’ 王天明 不解地問?!?/p>
不懈怠?!对姟ご笱拧ぜ贅贰罚骸安唤忪段?,民之攸塈。”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?!?/p>
吹竽
(1).吹奏竽。竽,管樂器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一》:“ 臨淄 甚富而實,其民無不吹竽鼓瑟,擊筑彈琴?!?/p>
(2).謂濫竽充數(shù)。典出《韓非子·內(nèi)儲說上》:“ 齊宣王 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, 南郭處士 請為王吹竽, 宣王 説之,廩食以數(shù)百人。 宣王 死, 湣王 立,好一一聽之,處士逃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聲律》:“若長風之過籟, 南郭 之吹竽耳。”后亦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韓愈 《和席八十二韻》:“倚玉難藏拙,吹竽久混真?!?況周頤 《蕙風詞話》卷三:“某也孱資瑣質(zhì),誤恩偶及,亦復與吹竽之部。”
王惲名句,望月婆羅門引 昨者觀唐津舟車之盛,通湊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