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洵《答張子立見寄》:
舟行道里日夜殊,佳士恨不久與俱。
峽山行盡見平楚,舍舡登岸身無虞。
念君治所自有處,不復(fù)放縱如吾徒。
憶昨相見巴子國,謁我江上顏何娛。
求文得卷讀不已,有似駿馬行且且。
自言好學(xué)老未厭,方冊幾許魯作魚。
古書今文遍天下,架上未有耿不愉。
示我近所集,漫如游通衢。
通衢眾所入,癃殘詭怪雜沓不辯可嘆吁。
文人大約可數(shù)者,不過皆在眾所譽(yù)。
此外何足愛,刓破無四隅。
況予固魯鈍,老蒼處群雛。
入趙抱五弦,客齊不吹竽。
山林自竄久不出,回視眾俊驚錕鋙。
豈意誤見取,騏驥參羸駑。
將觀馳騁斗雄健,無乃獨不堪長途。
凄風(fēng)臘月客荊楚,千里適魏勞奔趨。
將行紛亂若無思,強(qiáng)說鄙意慚區(qū)區(qū)。
注釋參考
山行
在山中行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初去郡》詩:“登嶺始山行,野曠沙岸浄。” 元 劉迎 《車轣轆》詩:“馬虺隤,牛觳觫,山行縈紆車轣轆?!?/p>
平楚
(1).謂從高處遠(yuǎn)望,叢林樹梢齊平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宣城郡內(nèi)登望》詩:“寒城一以眺,平楚正蒼然?!?唐 李商隱 《訪隱》詩:“月從平楚轉(zhuǎn),泉自上方來。” 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·平林》:“楚,叢木也;登高望遠(yuǎn),見木杪如平地,故云平楚?!?魯迅 《阻郁達(dá)夫移家杭州》詩:“平楚日和憎健翮,小山香滿蔽高岑?!?/p>
(2).猶平野。 宋 文天祥 《汶陽道中》詩:“平楚渺四極,雪風(fēng)迷遠(yuǎn)天?!?清 馮桂芬 《勸樹桑議》:“西北諸省千百里,彌望平楚,莫不宜桑?!?/p>
登岸
登岸 (dēng’àn) 上岸;登上陸地 go ashore無虞
沒有憂患,太平無事?!稌ぎ吤罚骸八姆綗o虞,予一人以寧?!薄稌x書·陶侃傳》:“ 侃 即迴軍遡流,芟夷丑類,至使西門不鍵,華圻無虞者, 侃 之功也?!?唐 杜甫 《后出塞》詩之四:“獻(xiàn)凱日繼踵,兩蕃靜無虞?!?鄭振鐸 《桂公塘》六:“我大皇帝和大元帥寬厚仁慈,百姓們絲毫不擾,社稷宗廟可以無虞?!?/p>
蘇洵名句,答張子立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