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王鞏元日》:
庭鵲營巢初一枝,余寒未便夾羅衣。
春風娜娜還吹霰,歲事骎骎已發(fā)機。
上國遨游誰信老,中年情味只思歸。
和詩應覺添新懶,過兢空雁北飛。
注釋參考
上國
(1).指國都以西的地區(qū)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跋?, 楚子 使 然丹 簡上國之兵於 宗丘 ?!?杜預 注:“上國,在國都之西。西方居上流,故謂之上國?!?/p>
(2). 春秋 時稱中原各諸侯國為上國,與 吳 楚 諸國相對而言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 吳子 ﹞使 延州來 季子 聘于上國,遂聘于 晉 ,以觀諸侯。”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:“上國,中國也。蓋以 吳 辟在東南,地勢卑下,中國在其上流,故謂中國為上國也?!薄秶Z·吳語》:“ 越 滅 吳 ,上征上國?!?韋昭 注:“上國,中國也?!?三國 魏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﹝ 夫差 ﹞抗衡上國,與 晉 爭長?!?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(3).外藩對帝室或朝廷的稱呼。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夫諸侯上象四七,垂耀在天,下應分土,藩屏上國。” 李賢 注:“上象四七,謂二十八宿各主諸侯之分野,故曰下應分土,言皆以輔王室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吾雖德薄,位為蕃侯,猶庶幾戮力上國,流惠下民?!?唐 白居易 《祭迴鶻可汗文》:“撫有九姓,制臨一方,氣吞諸戎,名播上國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惟 布達拉 一區(qū),其土膏衍,其人秀好,其音 華夏 ,故 吐番贊普 都之,以鞭撻四夷,抗衡上國?!?/p>
(4).指京師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四時賦》:“憶上國之綺樹,想 金陵 之蕙枝?!薄顿Y治通鑒·唐德宗建中二年》:“今海內(nèi)無事,自上國來者,皆言天子聰明英武,志欲致太平,深不欲諸侯子孫專地?!?胡三省 注:“時藩鎮(zhèn)竊據(jù),自比古諸侯,謂京師為上國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回:“ 薛蟠 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,正思一游,便趁此機會,一來送妹待選,二來望親,三來親自入部銷算舊賬,再計新支,--其實只為游覽上國風光之意?!?/p>
遨游
遨游 (áoyóu) 遠游;漫游 divert oneself in travelling;roam about at pleasure;travel in pleasure 人造衛(wèi)星遨游太空中年
中年 (zhōngnián) 人生的一個時期,一般指40—65歲,也有指35—55歲 middle age 人到中年 中期 medium term情味
情味 (qíngwèi) 情趣 interest;delight 這幅畫充滿了鄉(xiāng)水情味 同情誼 friendly feelings 情味不淺思歸
(1).想望回故鄉(xiāng)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悲離居之勞心兮,情悁悁而思歸?!?晉 石崇 《思歸引》序:“困於人閒煩黷,常思歸而永嘆。”
(2).鳥名。即子規(guī),一名杜鵑。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姊規(guī)》:“子規(guī),人但知其為催春歸去之鳥,蓋因其聲曰歸去了,故又名思歸鳥。”
蘇轍名句,次韻王鞏元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