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成大《喜晴》:
驅(qū)帚水爭溝口,卷簾日款屋山。
饑燕癡兒叫怒,拙鳩去婦復(fù)還。
注釋參考
癡兒
(1).俗言庸夫俗子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登快閣》詩:“癡兒了卻公家事, 快閣 東西倚晚晴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太宗伐明》:“帝笑曰:‘城中癡兒取之若反掌耳?!?/p>
(2).天真無知的人。多指少年男女。 唐 杜甫 《百憂集行》:“癡兒不知父子禮,叫怒索飯?zhí)溟T東?!?宋 陸游 《對(duì)食》詩:“癡兒自墮闍黎計(jì),歡喜聞鐘已過齋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五回:“ 警幻 見 寳玉 甚無趣味,因嘆:‘癡兒竟尚未悟。’”
拙鳩
即布谷鳥。 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應(yīng)聘》:“空房靜,永日幽。笑謀生還如拙鳩。藁砧何在?荊扉盡日無人扣?!眳⒁姟?拙鳥 ”。
去婦
舊時(shí)被丈夫休棄的婦女?!稘h書·王吉傳》:“東家有樹, 王楊 婦去;東家棗完,去婦復(fù)還?!?唐 王建 《路中上田尚書》詩:“去婦何辭見六親,手中刀尺不如人。”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十:“ 務(wù)觀 一日至園中,去婦聞之,遣遺黃封酒、果饌,通慇懃。”
復(fù)還
1.回返。 2.恢復(fù),歸還。范成大名句,喜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