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炎《游硯山》:
他山石徒多,器寶匿幽僻。
產璞芙蓉坑,金聲而玉德。
岡巒外鉤聯,地勢中斷隔。
曲塢八九家,路入羊豕跡。
澗水抱石根,石骨多紺碧。
北山上攙天,南山勢蟠伏。
硯工二百指,日鑿崔嵬腹。
篝燈礪斧斤,深入逾百尺。
我行冒風雨,周覽不知夕。
夜宿茅茨下,青燈照岑寂。
酒闌呼匠民,訪之語纖霧縠。
巧手琢磨之,價直黃金鎰。
斷巖半傾欹,舊穴久湮塞。
旁求得他材,飲水不受墨。
堅滑已支庶,粗燥乃臧獲。
信知天壤間,尤物神所惜。
罕見固為貴,有亦未易識。
珉玉混一區(qū),語盡三嘆息。
注釋參考
傾欹
(1).傾斜,歪斜。《舊唐書·杜審權傳》:“大廈傾欹而未已,沉痾綿息以無餘?!?宋 蘇舜欽 《游山》詩:“北渡千丈橋,柱裊闌傾欹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故三·宋四圣御押》:“ 唐 末五季諸人押字,莫不怪詭飄揚,傾欹放蕩。” 郭沫若 《虎符》第一幕:“投者須端坐,不能傾欹?!?/p>
(2).傾覆。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寄子》:“堪悲,家國漸傾欹,我身無葬地,汝尚何依?” 明 張四維 《雙烈記·乞休》:“他見前車既覆,后載還來,定爾傾欹?!?/p>
湮塞
堵塞。 宋 蘇舜欽 《江寧府溧陽令蘇府君墓志銘》:“本朝執(zhí)政子未有在銓調者,又何獨湮塞若是之久耶!”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通惠河》:“歲久沙衝水擊,幾至湮塞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古史鉤沉論二》:“絶人之材,湮塞人之教,必先去其史?!?/p>
王炎名句,游硯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