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道樞《送林道士歸茅山》:
多載事茅君,麻{1|1}衣與葛巾。
眼知人貴賤,心鏈己形神。
丁甲常為使,王侯不得臣。
華陽歸洞晚,芝草幾回春。
注釋參考
知人
(1).謂能鑒察人的品行、才能?!稌じ尢罩儭罚骸爸藙t哲,能官人?!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?宋宣公 可謂知人矣,立其弟以成義,然卒其子復享之?!?宋 曾鞏 《贈黎安二生序》:“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,而 蘇君 固可謂善知人者也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》:“擇將如擇醫(yī),以知人為能事?!?/p>
(2).謂懂人事。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 趙簡子 疾,五日不知人,大夫皆懼。”
(3).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質(zhì)諸鬼神而無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,知人也?!?鄭玄 注:“知天、知人,謂知其道也?!?/p>
有智慧的人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且夫既登,而求降階者,知人也?!?林堯叟 注:“明智之人,乃能思降。知,音智?!?唐 韓愈 《贈太傅董公行狀》:“公之將薨也,命其子三日歛。既歛而行,於行之四日, 汴州 亂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?!?/p>
貴賤
貴賤 (guìjiàn) 〈方〉∶不管怎么樣;無論如何;反正 in any case 我勸了他半天,貴賤不聽形神
(1).形骸與精神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凡人所生者神也,所託者形也。神大用則竭,形大勞則敝,形神離則死?!?唐 吳融 《谷口寓居偶題》詩:“不能塵土爭閒事,且放形神學散仙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答督撫吳環(huán)洲言敬事后食之義》:“僕以菲薄,待罪政府,每日戴星而入,朝不遑食,夕不遑息,形神俱瘁,心力并竭,于國家豈無尺寸效?”
(2).形貌神情。 宋 孔平仲 《續(xù)世說·棲逸》:“ 鋭 在 澤潞 ,有道人自稱 盧老 , 鋭 館之於家。一旦辭去,且曰‘我死當為君子。’因指口下黑子為志。及生 咸 ,果有黑子,其形神,即 盧老 也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猴盜》:“次日,客酬讌,邀至其室,見柱上鎖一小猴,形神精狡?!?清 梅曾亮 《原任予告大學士戴公墓碑》:“其形神清和舒平,動若有餘。”
(3).指造型藝術(shù)的外在物象和內(nèi)在神韻。亦泛指文藝作品的形式和內(nèi)容。 邢煦寰 《“意境”新識》:“它們在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上的突出特征是:情景交融,動靜相宜,虛實相生,形神兼?zhèn)??!?/p>
(4).謂形肖神似。 宋 蘇軾 《與何浩然書》:“且喜起居佳勝,寫真奇絶,見者皆言十分形神,甚奪真也。”
鄧道樞名句,送林道士歸茅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