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益《送人南歸》
人言下江疾,君道下江遲。五月江路惡,南風驚浪時。
應知近家喜,還有異鄉(xiāng)悲。無奈孤舟夕,山歌聞竹枝。
注釋參考
人言
[people's words] 人們的評論,別人的議論
詳細解釋(1).別人的評議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,何恤於人言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滕大夫》之三:“早知百和俱灰燼,未信人言弱勝強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認是大姓力量大,致得人言如此?!?/p>
(2).人的言語。 唐 儲光羲 《昭圣觀》詩:“石池辨春色,林獸知人言?!?/p>
(3).pi{1~1}霜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為信石;而又隱信字為人言?!?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辟臭蟲方,用木瓜打碎,燒煙薰之,若加人言少許,其子粒粒皆爆碎?!?/p>
下江
下江 (xiàjiāng) 長江下游地區(qū)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君道
為君之道。《易·復》:“象曰:迷復之兇,反君道也?!?漢 蔡邕 《獨斷》:“冬至陽氣起,君道長,故賀。夏至陰氣起,君道衰,故不賀?!?宋 宋祁 《宋景文公筆記》卷下:“君有常道,臣有定守。賞當功,罰當罪;與之惟我德,奪之惟我懼,君道也。” 明 李贄 《四書評·論語·先進》:“師道與君道并重,教澤與治澤齊長?!?/p>
李益名句,送人南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