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自詠五首》:
朝亦隨群動,暮亦隨群動。
榮華瞬息間,求得將何用。
形骸與冠蓋,假合相戲弄。
但異睡著人,不知夢是夢。
一家五十口,一郡十萬戶。
出為差科頭,入為衣食主。
水旱合心憂,饑寒須手撫。
何異食蓼蟲,不知苦是苦。
公私頗多事,衰憊殊少歡。
迎送賓客懶,鞭笞黎庶難。
老耳倦聲樂,病口厭杯盤。
既無可戀者,何以不休官。
一日復(fù)一日,自問何留滯。
為貪逐日俸,擬作歸田計。
亦須隨豐約,可得無限劑。
若待足始休,休官在何歲。
官舍非我廬,官園非我樹。
洛中有小宅,渭上有別墅。
既無婚嫁累,幸有歸休處。
歸去誠已遲,猶勝不歸去。
注釋參考
日復(fù)一日
日復(fù)一日 (rìfùyīrì) 一天又一天地 day after day 日復(fù)一日地望著地平線等候船只 成語解釋復(fù):再,又。過了一天又一天。比喻日子久,時間長。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。日復(fù)一日出處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(jì)》:“天下重器,??植蝗?,日復(fù)一日,安敢遠(yuǎn)期十歲乎?”使用例句年復(fù)一年,日復(fù)一日,生涯幾何,寧堪此棄擲哉?自問
自問 (zìwèn) 自己問自己 self-questioning 自己衡量 reach a conclusion after weighing a matter留滯
亦作“ 留蹛 ”。1.停留;羈留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是歲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,而太史公留滯 周南 ,不得與從事,故發(fā)憤且卒?!?唐 王建 《荊門行》:“壯年留滯尚思家,況復(fù)白頭在天涯?!?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 道光 丙申,余留滯 嶺 外者,再閲歲矣?!?冰心 《六一姊》:“ 余媽 還舍不得走……她知道我萬不愿再留滯了,只得站起來謝了 六一姊 ,又和四圍的村婦紛紛道別?!?/p>
(2).指扣留,強(qiáng)行留人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即將該魂驗實放行,毋得勒索留滯?!?/p>
(3).擱置;阻塞?!度龂尽の褐尽じ呷醾鳌罚骸癌z 柔 ﹞處法允當(dāng),獄無留滯?!薄赌鲜贰ね鮾€傳》:“令史諮事,賓客滿席, 儉 應(yīng)接銓序,傍無留滯。” 宋 司馬光 《乞與諸位往來商量公事札子》:“其執(zhí)政有欲商量公事者……所貴論議詳盡,事無留滯?!?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國際共同開發(fā)實業(yè)計劃》:“假使外國銀行先遵正當(dāng)之途……然后與政府訂契約,則事順易行,豈復(fù)有留滯之憂?”
(4).指擱置之事。《北齊書·循吏傳·郎基》:“﹝ 基 ﹞后帶 潁川郡 ,積年留滯,數(shù)日之中剖判咸盡。”
(5).屯積東西;積聚?!妒酚洝て綔?zhǔn)書》:“日者,大將軍攻 匈奴 ,斬首虜萬九千級,留蹛無所食?!?司馬貞 索隱:“留蹛無所食。墆(蹛)音迭,謂貯也。 韋昭 音滯,謂積也。又按《古今字詁》墆今‘滯’字,則墆與滯同。按,謂富人貯滯積穀,則貧者無所食也。”《后漢書·段熲傳》:“ 匈奴 、種 羌 ,并擅其地,是為癕疽伏疾,留滯脅下,如不加誅,轉(zhuǎn)就滋大。”
(6).指身處困境?!冻o·東方朔<七諫·怨世>》:“年既已過太半兮,然埳軻而留滯。” 王逸 注:“言年已過五十,而輡軻沉滯,卒無所逢遇也?!?唐 杜甫 《引水》詩:“人生留滯生理難,斗水何直百憂寬?!?宋 司馬光 《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》詩:“知君留滯久,從此欲騰驤?!?/p>
(7).指身處困境之人?!稘h書·儒林傳序》:“臣謹(jǐn)案詔書律令下者……以治禮掌故以文學(xué)禮義為官,遷留滯?!?顏師古 注:“言治禮掌故之官,本以有文學(xué)習(xí)禮義而為之,又所以遷擢留滯之人?!?/p>
白居易名句,自詠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我是車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