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尤袤《易帥守》:
維揚五易帥,山陽四易守。
我來七八月,月月常奔走。
帑藏憂煎熬,官民困馳驟。
世態(tài)競趨新,人情蓋詣舊。
如其數(shù)移易,是使政紛糅。
彼席不得溫,設施亦何有。
淮南重雕瘵,十室空八九。
況復苦將迎,不忍更回首。
嘗聞古為治,必假歲月久。
安得如弈棋,易置翻覆手。
注釋參考
維揚
揚州 的別稱。《書·禹貢》:“ 淮 海惟 揚州 ?!蔽?,通“ 維 ”。后因截取二字以為名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 淮 海 維揚 ,三千餘里?!?唐 劉希夷 《江南曲》之五:“潮平見 楚 甸,天際望 維揚 ?!?明 李東陽 《九日渡江》詩:“直過 真州 更東下,夜深燈火宿 維揚 。” 清 趙翼 《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》詩:“信哉繁麗推 維揚 ,肯讓他邦夸繡錯?!?/p>
五易
(1).謂水的形、色、響、態(tài)、味五種變化?!蹲尤A子·大道》:“是故方員曲折,湛於所遇而形易矣;青黃亦白,湛於所受而色易矣;砰訇淙射,湛於所閡而響易矣;洄洑浟溶,湛於所以容,而態(tài)易矣;醎淡芳奧,湛於所以染,而味易矣。凡此五易者,非水性也,而水之所以為性者則然也。”
(2).謂漢字字體在歷史上的五次變化。 唐 韋續(xù) 《五十六種書法序》:“字有五易: 蒼頡 變古文, 史籀 製大篆, 李斯 製小篆, 程邈 製隸書, 漢代 作章草是也?!?/p>
(3).謂《易》以“易”名,有變易、交易、反易、對易、移易五種意義。 清 毛奇齡 《<仲氏易>序》:“仲氏者,予仲兄 與三 ,其言《易》有五易,世第知兩易,而不知三易,故但可言易,而不可以言《周易》夫所謂兩易者,何也?一曰變易,謂陽變陰,陰變陽也;二曰交易,謂陰交乎陽,陽交乎陰也。此兩易者,前儒能言之,然此祇 伏羲氏 之易也。是何也?則以畫卦用變易,重卦用交易也。畫卦重卦, 伏羲 之事也。若夫三易,則一曰反易,謂相其順逆,審其向背,而反見之;一曰對易,謂比其陰陽,絜其剛柔,而對觀之;一曰移易,謂審其分聚,計其往來,而推移而上下之?!?/p>
山陽
山陽 (shānyáng) 山坡向陽的一面;山的南側 adret尤袤名句,易帥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田徑3夏季運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