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昔游三首
秋山春雨閑吟處,倚遍江南寺寺樓。
云門寺外逢猛雨,林黑山高雨腳長。
曾奉郊宮為近侍,分明羽林槍。
李白題詩水西寺,古木回巖樓閣風(fēng)。
半醒半醉游三日,紅白花開山雨中。
注釋
杜牧曾因仕途失意,長期飄泊南方,“倚遍江南寺寺樓”。其中云門寺在唐代高僧薈萃,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在曹溪說法,云門寺高僧善現(xiàn)住持曾事之。李白曾到此游覽,并題有《游水西簡鄭明府》一詩。《念昔游三首》是杜牧在若干年后追憶那次游蹤而寫的組詩。
念昔游三首問答
問:《念昔游三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念昔游三首的作者是杜牧
問:念昔游三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念昔游三首是唐代的作品
問:念昔游三首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十載飄然繩檢外,樽前自獻(xiàn)自為酬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十載飄然繩檢外,樽前自獻(xiàn)自為酬 出自 唐代杜牧的《念昔游三首》
問:十載飄然繩檢外,樽前自獻(xiàn)自為酬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十載飄然繩檢外,樽前自獻(xiàn)自為酬 的下一句是 秋山春雨閑吟處,倚遍江南寺寺樓。
問: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杜牧名句大全
念昔游三首賞析
十載飄然繩檢外, 樽前自獻(xiàn)自為酬。
秋山春雨閑吟處, 倚遍江南寺寺樓。
杜牧曾因仕途失意,長期飄泊南方。《念昔游》是若干年后追憶那次游蹤而寫的組詩,一共三首,這是其中的第一首。
詩的前兩句,描寫他十年浪跡江南,不受拘束的生活。漫長的生涯中,詩人只突出了一個“自獻(xiàn)自為酬”的場面。兩個“自”字,把他那種自斟自飲,自得其樂,獨(dú)往獨(dú)來,不受拘束,飄然于繩檢之外的神態(tài)勾畫出來了。這神態(tài)貌似瀟灑自得,實(shí)際上隱約地透露出一肚皮不合時宜的憤世之感。
詩的后兩句正面寫到《念昔游》的“游”字上,但是并沒有具體描寫江南的景色?!扒锷酱河辍敝皇菍暇吧话愕母爬ㄐ缘墓蠢?,然而爽朗的秋山和連綿的春雨也頗富于江南景致的特征?!按骸?、“秋”二字連用,同前面的“十載”相呼應(yīng),暗示出飄泊江南時日之久。詩人寄情山水,徜徉在旖旎風(fēng)光之中,興會所致,不免吟詩遣興。寫游蹤又突出江南的寺院,正如作者在《江南春絕句》中所說的,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”,風(fēng)光尤勝之故?!?/p>
倚樓”關(guān)切吟詩?!耙斜榻纤滤聵恰?,并烘托出游歷的地域之廣,也即是時間之長,又回應(yīng)開頭“十載”。
詩人到處游山玩水,看來似乎悠然自在,內(nèi)心卻十分苦悶。這首憶昔詩,重點(diǎn)不在追述游歷之地的景致,而是借此抒發(fā)內(nèi)心的情緒。愈是把自己寫得無憂無慮,無拘無束,而且是年復(fù)一年,無處不去,就愈顯示出他的百無聊賴和無可奈何。詩中沒有一處正面發(fā)泄牢騷,而又處處讓讀者感到有一股怨氣,妙就妙在這“言外之意”或“弦外之音”上面。(唐永德)
李白題詩水西寺, 古木回巖樓閣風(fēng)。
半醒半醉游三日, 紅白花開山雨中。
“水西寺”即天宮水西寺,是宣州涇縣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。寺中“凡十四院,其最勝者曰華巖院,橫跨兩山,廊廡皆閣道,泉流其下”(《江南通志》)。李白曾到此游覽,并題有《游水西簡鄭明府》)一詩。杜牧此詩開門見山,提到李白在此題詩一事。李白詩中云:“清湍鳴回溪,綠竹繞飛閣;涼風(fēng)日瀟灑,幽客時憩泊”,描寫了這一山寺佳境。杜牧將此佳境凝煉為“古木回巖樓閣風(fēng)”,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點(diǎn):橫跨兩山的建筑,用閣道相連,四周皆是蒼翠的古樹、綠竹,凌空的樓閣之中,山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。多么美妙的風(fēng)光!
李白一生坎坷蹭蹬,長期浪跡江湖,寄情山水。杜牧此時不但與李白的境遇相仿,而且心緒也有些相似。李白身臨佳境曰“幽客時憩泊”;杜牧面對勝景曰“半醒半醉游三日”,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悶消釋在可以令人忘憂的美景之中。三、四句合起來,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:在蒙蒙的雨霧中,山花盛開,紅白相間,幽香撲鼻;似醉若醒的詩人,漫步在這一帶有濃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,顯得多么陶然自得。
此詩二、四兩句寫景既雄俊清爽,又纖麗典雅。詩人是完全沉醉在這如畫的山景里了嗎?還是借大自然的景致來蕩滌自己胸中之塊壘呢?也許兩者都有。(唐永德)
- 靈芝寺送客靈芝寺,恁闌山有無。自從朝北闕,始得見西湖。煙外移輕槳,波間浴野鳧。清寒不可駐,回首又神都。
- 永遇樂 抽文契失笑王三,元當(dāng)幼小,典了身體。直至如今,四十八上,方是尋歸計(jì)。獨(dú)擔(dān)辛苦,為誰歡樂,決要撿抽文契。這工錢、不曾取過,從前并無綰系。銳然走出,沒人拘管,欣許深要固蒂。水畔云邊,風(fēng)前月下,占得真嘉致。惺惺了了,玲瓏清爽,復(fù)人爛銀霞際。一團(tuán)兒、紅囗炎炎,就中妙
- 詠史詩長沙江上南風(fēng)起白蘋,長沙城郭異咸秦。故鄉(xiāng)猶自嫌卑濕,何況當(dāng)時賦鵩人。
- 送趙勝仲赴廷試過眼紛紛亂骕骦,誰知龍種不尋常。更生學(xué)苦藜分照,長吉詩多錦作囊。已作怒鵬橫絕漢,更隨鳴鳳集高崗。天將一第酬寒士,分付宗枝亦有光。
- 香山貓食粥梵宮新遣兩貍奴,晨粥饑餐食肉如。料得伊蒲三昧熟,未知繞膝訴無魚。
- 鷓鴣天翠翦紅裁滿故園。無窮花木斗爭妍。東風(fēng)不許常如此,舍故移新別有權(quán)?;ㄎ兀趼?。累累青子葉含煙。無窮不逆機(jī)關(guān)弄,坐看枝頭幾變
- 征婦詞第一傷心是別離,別來三度寄征衣。更嫌春夢無憑準(zhǔn),夢里言歸又不歸。
- 偈頌七首生是死之生,死是生之死。兩路坦然平,無彼亦無此。
- 和武相公春曉聞鶯語恨飛遲天欲明,殷勤似訴有馀情。仁風(fēng)已及芳菲節(jié),猶向花溪鳴幾聲。
- 初歸雜詠雪滿漁蓑雨墊巾,超然無處不清真。胸中那可有一事,天下故應(yīng)無兩人。騎馬每行秋棧路,喚船還渡暮江津。酒樓僧壁留詩遍,八十年來自在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