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劉言史《代胡僧留別》
此地緣疏語(yǔ)未通,歸時(shí)老病去無窮。
定知不徹南天竺,死在條支陰磧中。
注釋參考
不徹
(1).不循常道?!对?shī)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天命不徹,我不敢傚我友自逸?!?毛 傳:“徹,道也。” 陳奐 傳疏:“不道……不循道而行。”
(2).不盡;不完。 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二折:“你看我似糞土之墻朽木材,斷然是捱不徹饑寒,禁不過氣惱。”
南天竺
(1).南部 印度 。 印度 古稱 天竺國(guó) ,分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部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一》:“自 新頭河 至 南天竺國(guó) ,迄於 南海 ,四萬(wàn)里也?!?唐 李白 《僧伽歌》:“此僧本住 南天竺 ,為法頭陀來此國(guó)?!?/p>
(2).灌木名。 宋 陸游 《新寒》詩(shī):“安石榴房初小坼,南天竺子亦微丹?!?元 李衎 《竹譜詳錄》卷七:“藍(lán)田竹,在處有之,人家喜栽花圃中。木身,上生小枝,葉葉相對(duì),而頗類竹……世傳以為子碧如玉,取 藍(lán)田 種玉之義,故名。或云:此本自 南天竺國(guó) 來,自為南天竺,人訛為藍(lán)田竹。”
(3).曲名。參閱 唐 崔令欽 《教坊記·曲名表》。
條支
亦作“ 條枝 ”。1.古 西域 國(guó)名。約在今 伊拉克 境內(nèi)?!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?條枝 ,在 安息 西數(shù)千里,臨 西海 ?!薄稘h書·西域傳上·安息國(guó)》:“﹝ 安息 ﹞北與 康居 、東與 烏弋山離 、西與 條支 接?!薄段簳の饔騻鳌げㄋ埂罚骸?波斯國(guó) ,都 宿利城 ,在 忸密 西,古 條支國(guó) 也?!?/p>
(2). 唐 代西域地名。在今 蘇聯(lián) 吉爾吉斯 和 哈薩克 一帶。 唐 設(shè) 條枝 都督府。 唐 李白 《戰(zhàn)城南》詩(shī):“洗兵 條支 海上波,放馬 天山 雪中草?!薄杜f唐書·地理志三》:“ 條枝都督府 於 訶達(dá)羅支國(guó) 所治 伏寶瑟顛城 置,以其王領(lǐng)之。仍於其部分置八州。”
陰磧
塞外的沙漠。塞外寒冷,故稱。 唐 張仲素 《塞下曲》之五:“陰磧茫茫塞草肥,桔橰烽上暮云飛。”
劉言史名句,代胡僧留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