啐啄丹山之鳳窟,游躍桃華之龍津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枯木之春,蟠桃之辰。
自然時(shí)節(jié),不費(fèi)精神。
啐啄丹山之鳳窟,游躍桃華之龍津。
一機(jī)歷歷,三昧塵塵。
眼中之物物中眼,身里出門門里身。
注釋參考
丹山
(1).南方當(dāng)日之地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水上神女賦》:“非 丹山 之赫曦,聞琴瑟之空音?!眳⒁姟?丹穴 ”。
(2).古謂產(chǎn)鳳之山名?!秴问洗呵铩け疚丁罚骸?流沙 之西, 丹山 之南,有鳳之丸, 沃 民所食。”《說唐》第十三回:“鳳翅展 丹山 ,天下咸欣瑞兆?!眳⒁姟?丹穴 ”。
(3).山名。在今 湖北 宜都縣 西?!侗碧脮n》卷一五一引 晉 袁山松 《宜都記》:“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。山間時(shí)有赤氣籠林,嶺如丹色,因名 丹山 ?!?/p>
(4).地名。指 丹州 ,在今 陜西 宜川縣 東北。 北周 庾信 《周上柱國(guó)宿國(guó)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》:“校戰(zhàn) 丹山 ,移營(yíng) 白璧 ?!?倪璠 注:“ 丹山 , 丹州 ?!?/p>
游躍
游戲跳躍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:“記幼時(shí)游躍之場(chǎng),極為寬展?!?/p>
桃華
見“ 桃花 ”。
龍津
(1).即 龍門 。 龍門 一名 河津 ,故稱。《晉書·郭璞傳》:“登降紛於九五,淪涌懸乎 龍津 ?!?明 徐芳 《城門高》詩:“蝦蝤百輩走耽耽,直取 龍津 為窟宅。”參見“ 龍門 ”。
(2).喻高德碩望。《梁書·陸倕傳》:“過龍津而一息,望鳳條而曾翔?!?/p>
(3).喻仕宦騰達(dá)之路。《晉書·孫綽傳》:“﹝ 綽 ﹞嘗鄙 山濤 ,而謂人曰:‘ 山濤 吾所不解,吏非吏,隱非隱,若以 元禮 門為 龍津 ,則當(dāng)點(diǎn)額暴鱗矣。’” 唐 李商隱 《春日寄懷》詩:“欲逐風(fēng)波千萬里,未知何路到 龍津 。” 馮浩 注:“《三秦記》:‘ 河津 一名 龍門 ,水險(xiǎn)不通,龜魚之屬莫能上,江海大魚薄集門下數(shù)千,不得上,上則為龍?!?/p>
(4).指龍池。 唐 李德裕 《離平泉馬上作》詩:“十年紫殿掌洪鈞,出入三朝一品身。 文帝 寵深陪雉尾, 武皇 恩厚宴 龍津 ?!苯柚笇m中?!缎咽篮阊浴に鍩垡萦握僮l》:“軒內(nèi)好,嬉戲下龍津。玉管朱絃聞盡夜,踏青鬭草事青春,玉輦從羣真。”參見“ 龍池 ”。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謎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