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潘興嗣《逍遙亭》:
作亭名逍遙,此理誠不虛。
寬於一天下,原憲惟桑樞。
況我卜清曠,風(fēng)雨庇有馀。
方池容瀲滟,小徑足縈迂。
花木頗窈窕,松筠亦扶疏。
鳴蛙送鼓吹,好鳥來笙竽。
可琴亦可詠,可飲亦可娛。
盤雖無下箸,賓食亦有魚。
恢論或申旦,隱幾忘移晡。
困來展足眠,醉倒從人扶。
率爾但付暢,因煩而領(lǐng)無。
鄴侯三萬軸,方朔五車書。
棄置復(fù)棄置,任自相賢愚。
無妨吾逍遙,此樂誠何如。
注釋參考
恢論
極論;暢論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恢國》:“恢論 漢 國在百代之上,審矣?!?宋 潘興嗣 《逍遙亭》詩:“恢論或申旦,隱幾忘移晡?!?/p>
申旦
自夜達(dá)旦。猶通宵。《楚辭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申旦以舒中情兮,志沉菀而莫達(dá)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點(diǎn)繁》:“ 宏 在舫中諷其所作詠史詩…… 尚 傾率有勝致,即迎升舟與之談?wù)?,申旦不寐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公孫九娘》:“叩寓歸寢,展轉(zhuǎn)申旦。”
隱幾
(1).靠著幾案,伏在幾案上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有欲為王留行者,坐而言,不應(yīng),隱幾而臥?!薄肚f子·齊物論》:“ 南郭子綦 隱機(jī)而坐,仰天而噓?!?成玄英 疏:“隱,憑也。 子綦 憑幾坐忘,凝神遐想?!?宋 陸游 《秋日焚香讀書戲作》詩:“世事無端自糾紛, 放翁 隱幾對(duì)爐熏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雨夢》:“漏鼓三交,且自隱幾而臥?!?/p>
(2).幾案。 南朝 齊 謝朓 有《烏皮隱幾》詩。《南齊書·孔稚珪傳》:“﹝ 太祖 ﹞餉 靈產(chǎn) 白羽扇素隱幾。” 唐 李冗 《獨(dú)異志》卷中:“《會(huì)稽記》: 上虞 蘭室山 葛玄 所隱之處,有隱幾,化為鹿?!?/p>
潘興嗣名句,逍遙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